当然了,海军方面之所以如此痛快的进行撤装,这也是和大楚帝国海军面临的威胁不大有极大的关系……就土著那点舢板,你用黑火药炮弹打,和用苦味酸炮弹打,其实区别都不大……一炮过去都能干掉对手。如此情况下,海军方面自然也就不愿意留着这么危险的苦味酸了……测试装备苦味酸炮弹的三年里,海军方面和土著的有限战斗力,都没有哪怕一个伤亡……但是却被自家的几次苦味酸炮弹殉爆给弄死了好几十个!这么搞下去,苦味酸就会成为大楚帝国海军的最大敌人……所以,海军宁愿继续使用来掉牙的黑火药,也不使用这看起来威力更大的苦味酸……说到底,还是没压力,因此诸多武器的装备和使用都比较保守的,相对于极限威力而言,更注重成本,适应性以及安全。比如陆军采用的师级火炮,大楚帝国是搞不出来三十多倍径,射速能打十几发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吗?开什么玩笑,四五十倍径的七十五毫米舰炮都能搞出来,区区三十多倍径的野战炮没啥难度……但是这玩意贵啊,而且重量大啊。所以陆军不要,转而采用使用比较保守的弹簧液压复位技术,炮管倍径也只有区区二十七倍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不为别的,就为了便宜以及重量轻。当然,一分钱一分货,这种管退复位技术以及倍径搞出来的五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其射程和射速就有些一般般了。同样的还有五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山炮。都是属于比较追求轻量化以及成本控制,不太追求射程和速射的武器。陆军如此,海军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别看海军玩各种看似高大上的技术装备,但骨子里其实也很保守的,要不然也不会抛弃苦味酸,继续使用老掉牙的黑火药了。同时在舰炮上也差不多,海军方面也就四十年代的时候在舰炮领域里进行了比较大的跃进,但是进入五十年代后却是对长身管,乃至太大口径的舰炮也没太大兴趣了。海军方面已经正式否决了新式战列舰上装备三百五十毫米舰炮的提议,而是准备继续沿用三百毫米的舰炮,并且也不是三百毫米五十倍舰炮,而是继续使用三百毫米四十五倍舰炮……至于为啥,自然是因为新火炮研发太贵,装备使用也贵。反正三百毫米四十五倍的舰炮已经够用了,弄再大的舰炮其实也没太大意思……除非是准备打内战或者外星人。因此,虽然大楚帝国已经实施上有了研发生产更大口径,更长身管的大口径的舰炮,但是也只是作为技术预研而言,实际装备估计好多年里都不会有。其他的舰炮也差不多,基本上不再搞太长身管的舰炮,盲目的追求穿深或射程……没那必要。因此在无烟药出现,同时速射炮技术成熟后,海军方面进行了一波的舰炮技术革新,弄了一大堆速射炮上去后,后头就没啥兴趣继续搞更先进更昂贵的舰炮了。不过,舰炮虽然不搞了,但是炮弹的改进还是在继续……毕竟好歹也是见识过,也尝试过苦味酸炮弹的庞大威力,虽然因为安全性弃之不用,但是不代表海军不想要类似大威力的炮弹装药。这不,镇江火药公司这边技术获得了突破,说是搞出来了一种大威力同时又非常安全的炸药后,海军那边就动心了,当然,陆军和近卫军也不例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卫军目前依旧没有放弃苦味酸炮弹,而是在继续使用……海军的预定作战目标是土著,但是近卫军的预定作战目标可不仅仅是土著。因此保留使用苦味酸炸药,就等着哪一天海军要是叛变了,就用苦味酸炮弹打海军的战舰……要不然,咋说近卫军是对装备革新,各种新技术装备最有兴趣的军种呢。如今新式炸药出现后,近卫军也第一时间派人进行视察观看测试。而测试结果也让近卫军非常满意,不等其他几个军种反应过来,近卫军的人已经找上了几家武器公司,准备订购一批装填这种新式炸药的炮弹了。其他几个军种一看也不甘落后,也纷纷找到各武器公司下单。而这种新式炸药因为强大的威力以及高安全性,也迅速成为了楚军新一代列装的爆炸装药,因为颜色呈黄色,又区别于古老的黑色火药,因此也被简单直白的称之为黄色炸药。而当无烟火药,速射复进技术以及黄色炸药这三点结合起来后,也就让大楚帝国的火炮技术达到了一个新巅峰。海军的保守纵观大楚帝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于原时空而言是不太一样的,主要是有些东西发展的比较快,而有些东西发展的就比较缓慢。比如汽车为代表的内燃机应用方面的技术,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的发展都非常快速,要是按照原时空的技术水准来看,甚至可以说已经达到了1910年时期的水准,甚至民用领域还要更高一些。这从大楚帝国如今每年已经达到两百多万辆各种机动车辆的产量,并且还在以一种极为惊人的夸张速度增长就能看的出来。其民用汽车的发展极快,技术呈现一种爆炸式增长的状态。汽车产业之所以发展的如此迅速,这也是和庞大的市场需求,汽车产业强悍的经济带动能力获得官方大力扶持有极大的关系。因为在大楚帝国里,官方认定汽车产业可以代替数以千万计的骡马,进而节省足够数亿人吃的粮食……同时汽车产业具备了类似纺织产业一样的工业经济龙头产业的作用,可以带动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在整个工业产值当中占据极为夸张的比例。这两点,直接就导致了大楚帝国官方在前期的时候不遗余力的对汽车产业进行政策,资金的一系列扶持,哪怕是罗志学这个皇帝,罗戠这个太子都亲自出面充当汽车产业的代言人。在一系列强悍的政策以及资金扶持下,大楚帝国的汽车产业得到了强力的支持,以此进行快速的技术研发以及迭代。而在汽车产业初步成熟后,庞大的潜力又被资本所看重,进而投入进来了无数资金,由此形成了五大汽车公司为核心的竞争激烈无比的汽车产业。政策扶持,资金涌入,汽车行业内高度竞争,最终这些汇总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就是如今的两百多万机动车辆的年产量,并且直接奔着三百万辆去。可以说,大楚帝国的汽车产业之所以如此发达,完全是帝国官府高度干涉,扶持后的结果,并不是产业常态自由发展,竞争后的结果。而发达的民用汽车产业,又直接推动了军用机动车辆乃至飞机的发展,各种装甲车、汽车,三轮车等各种机动车辆被陆续定型并在战场上使用,为此楚军甚至开始建立专门的装甲部队……嗯,准确的说是‘装甲车部队’,并不是后世的坦克为核心的装甲师。因为当代的大楚帝国,还没折腾出来比较靠谱,实用的履带式坦克呢,反倒是弄出来了安装小口径火炮的轮式装甲车。这也是汽车技术发展过于超前,其他产业没能及时跟上来的一种呈现……同样的还有飞机,虽然大楚帝国里的空军连专门的战斗机都没有,但并不是搞不出来,而是没必要……大楚帝国空军以及海军还有近卫军所装备的飞机,主要还是以侦查,空中打击为主要任务。至于护航,拦截敌人轰炸机这两项属于战斗机的任务……根本就没有,因为那些土著又没有飞机,别说飞机了,飞艇都没有,根本不存在什么空中力量。如此情况下,大楚帝国空军自然不会闲的没事,专门去搞一种用于空中格斗,执行护航,拦截任务的战斗机了。相反,当代的大楚帝国空军在军用飞机的研发上,更加注重操控性以及载荷,此外速度也稍微注重一些。操控性不用说了,安全至上……这一项是空军最为注重的核心性能,在操控安全性上,其他的都可以舍弃。载荷的话,关乎航程以及携弹量,这两者其实本质上是同一个概念:有效载荷。轰炸机的载荷是有限的,要么多带油增加航程,要么多带炸弹增加打击能力,这是一个取舍问题,更大的载荷,多装油可以飞的更远,飞机可以在更大范围的区域里执行侦查和空中打击任务,多装炸弹可以打击更多的敌人。而航速,这倒不是说为了获得空中格斗优势,也不是为了躲避地面炮火之类的,纯粹是因为航速快一点的话,可以让飞机后更快的抵达战场执行侦查或打击任务,然后返回报告。操控安全性,载荷以及航速,这三点就是空军目前所注重的核心,其中以操控安全性最为重要……谁也不想开一架经常出事故的飞机上天不是。各种机动车辆以及飞机,这些都是大楚帝国在内燃机领域所获得的成果,而这些成果要横向对比的话,大概能够达到原时空1910年时期的水准了,甚至部分领域还要更高一些。但是在其他领域里,大楚帝国的技术就没那么高了……比如船舶领域。海军的军用船只虽然也在持续进行技术提升,但提升幅度没那么大……比如动力系统,海军方面至今使用往复式蒸汽机,对新型而昂贵的蒸汽轮机没啥兴趣。比如舰炮,海军方面的速射炮技术依旧停留在两百五十毫米上,对于三百毫米的新型速射炮技术没能获得突破,这是大楚帝国海军一再推迟新型一等战列舰建造的缘故,反而是动工建造了一艘装备两百五十毫米的北非级二等战列舰……而其他的不少舰炮,虽然都有性能更好的新舰炮,但是海军很多时候宁愿用老旧技术的……比如广泛采用的一百二十毫米舰炮,这东西即是主力舰上的副炮,也是大量护卫舰舰乃至大型内河炮舰的主炮,其应用非常的广泛。但是明明工业界可以搞出来更好更先进的舰炮,比如松江海军火炮厂在几年前就向海军推销120五十倍口径速射舰炮,表示设计已经很完善,甚至都自费弄出来了一门样炮,你们海军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