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婶子这话虽朴实,却切中了关键。窖泥中的微生物就跟人似的,温度一不合适,就‘闹脾气’不干活了。
你们现在把窖泥挪到暖和的地儿,就相当于给这些微生物搭了个温暖的‘小窝’,让它们慢慢缓过劲儿来。不过啊,这温度可得把控好,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得模拟出窖池里那恒温的环境,这样那些核心功能菌才能重新活跃起来。”
赵振国和胡志强听了,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大教授说行,肯定行。
赵振国挠挠头,憨厚地笑着说:“应教授,您说得在理,可具体咋操作啊?温度咋个把控法?”
应教授思索了片刻,说道:“我没记错的话,己酸菌和老窖梭菌最适宜的温度是三十度,你们可以找个相对封闭、温度容易调节的房间,管你是烧碳烧炕还是烧煤球,一定要把温度搞上去,再在旁边放个温度计,时刻盯着点温度。”
赵振国:看来白酒里也全是科技和狠活。
组件实验室,刻不容缓了。
胡志强一听,一拍大腿:“行嘞,应教授,我们这就去准备。不过,这得多久这些微生物才能缓过来啊?”
应教授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这不好说,得看微生物自身的恢复情况。不过,只要温度适宜,条件合适,少则三五天,多则一周左右,应该就能看到一些变化了。咱们得耐心点,别心急。”
婶子在一旁听了,笑着说道:“这不就跟养娃娃似的,得精心照料着,不能着急。只要用心,肯定能把这窖泥给养好咯。”
大家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本压抑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
说干就干,赵振国立刻行动起来。
哎,出差这么久,欠的班总归是要还的,这会儿可算轮到他加班了。
而且不光他自己上班,这不,连带刚从牛棚出来没多久的应教授也被他临时“征用”了。
应教授本就憋着一股劲儿,想找点事儿干,证明自己“尚能饭”。
虽说这照顾窖泥的事儿不是应教授的老本行,可他一听赵振国让自己去帮忙,兴致勃勃得像个孩子。
应夫人见他那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便笑着由他去了。
应夫人觉得待在这小山村,每日与可爱的熊猫为伴,看看青山绿水,听听鸟语虫鸣,倒也不错,心里竟也生出了几分留恋。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忧,赵向红就有些郁闷了。他天天喂食、铲屎,可小团子就是不待见他,想摸摸它,可小团子就是不给面子,一看到他就躲得远远的,反倒对赵家人来者不拒,婶子和应夫人都可以摸熊猫,就不让他摸。
还好小团子长得很好,赵家吃的也好,赵向红觉得领导简直太高明了。
——
赵振国也知道找应教授帮忙并不是长久之计,他带着礼物跑到唐主任那儿,非要唐主任给自己整个化学老师来厂子里。
唐主任被他缠得没办法,一脸无奈地说:“赵振国啊,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咋突然要化学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