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青站在一边,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没有出声。
“快来见见你弟弟!”柳姨一把拉过站在一边的蓝青,在她错愕的眼神中,几人的手紧紧的攥在一起,“这是你弟弟蓝青!”
小婷有些惊讶,但是还是热情的喊道,“蓝青弟弟。”
蓝青有些不知所措,她不擅长面对这样的情形,这种几双手相握,亲情流淌的体验是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臭小子,别哑巴了,叫小婷姐。”柳姨一把巴掌轻轻拍了一下蓝青的后背。
蓝青连忙点头,“小婷姐。”
“姐夫。”
“哎!”脆生生的答应和憨厚的声音从狄小婷和王直那里传来。
“你看看这带来的东西,都是你弟弟买的!”狄叔笑着说。
精明的王氏连忙上前来攥住蓝青的双手,脸上全是蓝青极不熟悉的热情和亲热,“真是,这孩子一看就有本事。”
她接过狄叔递过来的布,轻轻抚摸着柔软的布料,“好、好,我的小孙孙用这个红布最好了!喜庆!”
在外忙活农活刚刚回来的王大爷也很高兴,他在王氏抽搐的眼神中拿出自己珍藏的酒,“来亲家,咱们好好喝一盅!”
香喷喷浓稠的米粥,王氏还炒了一盘鸡蛋和几个青菜,配上柳姨带来的猪头肉,几个人笑声连连,算得上是宾主尽欢。
但是柳姨几个人也没有留很长时间,毕竟还要赶在太阳下山前回家,只是依依不舍地告别,“要是生了一定早点派人通知我。”
“哎,我知道的。”小婷秀丽的脸上都是留恋,眼中水色氤氲,但还是克制住了。
“小婷姐。”蓝青有些别扭的开口,“你要每天吃一个鸡蛋,好好补补身体,以后我每月都给你送!”
“蓝青。”狄叔皱眉,怕给蓝青造成负担。
“没事的,正好有时候我还会来镇子上,也顺路。”
柳姨和狄叔这才默认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驴车的轱辘‘咕噜噜’转动着,柳姨有些埋怨,“每个月都跑一趟多费事啊,你身体不好,还浪费钱。”
蓝青知道她的意思,笑着摇摇头,“我们下午顺路去拜访一眉道长,说不定他就给我看好了。”
柳姨连连拊掌,“对!我看道长是有点真本事的。”
“那我们得快些赶路。”狄叔抬头看了眼太阳,“多留出一些时间,让道长好好的看看。”
*
那地方只是个寻常的主宅,在村子的边缘,旁边还有一个义庄,不像是道馆的样子。
狄叔停下驴车,好奇地打量了一下,“我看这里也就我们家稍微气派一点,也不像是大师住的样子。”
“去去去,你懂什么。”柳姨翻了个白眼,径直上前,小心翼翼地敲敲门,“道长,一眉道长!你在家吗?”
门内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什么人?”
房门打开,露出的人一个约莫40岁的中年男人,男人相貌端正,威风凛凛,眉间一字眉连成一线,一派正气的样子。
“道长,我前些日子来过一次,你记得吗……”柳姨还在解释着,一眉道长就皱着眉头看向了蓝青。
“上次我给他请了安神符,他一下子身体就好起来了!”柳姨说道,“能不能烦请道长给看一下我们孩子到底是是不是吓着了还是缺魂少魄的。”
他眉头紧皱,“倒不是缺魂少魄,也不是吓着了,只是魂体好像受到了重创,十分虚弱。”
蓝青一怔,没想到他真的能看出来,一旁的柳姨也连连点头,“是啊,我们孩子之前就是天天没有力气,身体虚的不行。”
“道长……麻烦你看看我们这怎么治,诊金我都带来了!”
一眉道长沉吟,“养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柳姨咬牙,“钱不是问题……”
“不是钱的事。”道长打断她,想了半天,“我给你重新画安神符,每隔半月你来找我一次,然后每天都要诵念《黄庭经》以养神安魄,后面我在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