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汴京梦华by陈长桉 > 170180(第2页)

170180(第2页)

为悼国丧,摄政王下令开仓放粮,每户归还十又一财产,赤贫家庭更是每户追还十又一。

百姓大喜,犹见青天,纷纷谢恩摄政王。至此,连日来于宣德楼外作乱的百姓、请命的学生终于消停了回去。

城内的混乱倒是平息了,然而顺军还在城外围堵。坊间有人说顺军会趁着大周先帝崩殂,朝局不稳很快攻陷汴京,城内再次人心惶惶;但又有人反驳曰,有摄政王总理朝政,顺军打不进来,于是百姓又放下心来。

隔天,杨晞去了一趟位于内城州桥附近的里巷,这儿原本是汴京最繁华的地带之一,现在却冷冷清清的。

里巷约莫一丈宽,两边屋院排布整齐,既非豪华也算不得简陋,居住的都是世代生活在汴京的小家。

她敲门进入一座屋院,就有一名年轻女冠引着她去内院,“自打顺军靠近汴京,真人就带着我们躲进城里,一直居住在此处。”

女冠说的真人正是昔日的懿安公主,慈荫观观主至清真人。慈荫观位于外城城郊,受战火殃及,于是至清真人便偕同几名弟子回到自己在城内唯一的一处私院。杨晞早有耳闻,却直到现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才来拜访。

来到至清真人的清修殿外,只见她身着一袭蓝色道袍,端坐在蒲团上,敲着木鱼诵经。杨晞不忍打断,于是眼神示意小女冠先退下,她静静候在门外。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木鱼的声音方停,至清真人搁下木鱼手柄,缓缓站起来,刚转身就看到杨晞立在门边。瘦弱的身体穿着一袭素白色的直裾,外面披着杏白色鹤氅,面容看起来苍白憔悴。

“多日前就听闻真人在此避难,巺子才来看望,还望真人勿介怀。”

至清真人露出和蔼的笑,道;“巺子还记得看望,贫道就心满意足了。”

杨晞淡淡笑了,随即上前挽着至清真人的手,至清真人欣慰地以手覆在她的手背上,冰冷的触感让至清真人的心揪着疼。

这孩子最近经历的事,她同样耳闻了,身体虚弱成这样也并不奇怪。

两人从内殿出来,伫立在门外,面朝一方小小的庭院。

至清真人抬头,望着灰霾的天空,深深地叹息了一会。

“方才贫道诵经,是为先帝,毕竟在俗世上与他一场兄妹。”

“你不恨他了么?”杨晞轻声问。

至清真人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无论是齐画工也好,先帝也罢,死者已矣,就让一切恩恩怨怨随他们埋入黄土吧!贫道身为出家人,也该放下凡尘仇怨了。”

二人沉默良久,至清真人忽然偏头望着杨晞,微笑道:“那巺子呢,你母亲大仇得报,可有开心?”

杨晞同样摇了摇头,手垂在腿边,藏在裙摆里,轻轻拿着那片玉璜,道:“和真人一样,失去了生命里最珍贵的人,还有什么事情值得高兴呢?”

当日,杨晞留在至清真人的私宅里随她修行,等择好日子告知杨仲清,再行出家仪式。

深夜里,杨晞如往常一般毫无睡意,坐在窗前发呆。突然一名小女冠叩门,说屋外有一男子找她。她随着小女冠来到大门外,只见巷子里站着一名男子,他身着灰黑色布衣,戴着帷帽,正脸前的黑纱翻起搭在帽沿上,露出一张硬朗的脸。

杨晞吃惊,轻声道:“阿广。”

目光游移,看见他手里还牵着一匹白马,她一眼就认出了是洛蔚宁的坐骑。

李超广的眼睛涌上泪水,声腔带着嘶哑,“夫人,阿广来晚了。”

第172章紫微星愈明

◎那星星便是洛蔚宁◎

杨晞赶忙让李超广进入院子,刚进屋内,李超广就双腿一弯,咚的一声跪了下来。

“夫人,对不起!”

他的眼眶盈满了泪水,昏黄的油灯映照下分外晶莹,映出脸上的内疚和痛苦。

杨晞坐在鼓凳上,望着李超广,眼里有种难以置信。看着这段日子李超广的所作所为,她完全相信对方是心甘情愿叛变,她早将他视作无耻之徒,不抱希望了。今夜李超广却突然来访,换上了从前那张赤诚的脸,再度燃起了她的希望。

“所以你真的是被他们逼的?”

李超广摇了摇头。

“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杨晞疑惑。

李超广哭着道:“宁哥没有投敌叛国,真正与顺军勾结的是秦扬和向王爷,他们一个在边疆一个在朝廷,害得唐家军全军覆没,害死了许多将士和百姓,将所有人都玩弄于鼓掌之中,阿广投靠他们,实在是……逼不得已。”

当日洛蔚宁和李超靖引开敌军,协助他突围赶回汴京带走杨晞和洛宝宝。无奈自己身体不争气,淋过一场雨,加上日夜不停地赶路,肩膀的伤口发作,他感到浑身滚烫、痛得直冒冷汗,就这样晕倒在路上。

本以为自己活不下来,没想到被一名隐居山里的长者所救,反复烧了五六天,所幸长者本就是大夫,硬是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正是这场大病耽误了他的行程,当他策马回到汴京外围之时,秦扬已经领着大军进入汴京了。

城门紧闭,禁军守得密不透风,他自责又痛苦,想到洛蔚宁牺牲性命助他突围,他却辜负了她的使命,他多次痛哭、自责,在自尽和投降两个选择中挣扎了许久,最后想起洛蔚宁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记住了,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把巺子从汴京带出来。”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