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次怪物涌来的太过突然,许多身处保护罩外的人们都没有接到牧以茹的消息,他们直面兽潮。
反应快的还可以回到各自的朝代,反应慢的,就……
牧以茹沉重的看着一项又一项数据。
当这一本翻完时,牧以茹看到了阵亡人员的遗愿。
由于保护罩外的世界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每一个自愿出去狩猎或采集的人都会在外出前留下一封遗书。
若是他们真的不幸阵亡,牧以茹自会满足他们最后的愿望。
这些愿望里有邀请亲朋的,也有邀请自己的。
其中牧以茹最熟悉的,便是那个名叫赵鸿的战国人。
他第一次来到餐厅时,他是秦朝工匠的父祖。
当他第二次来到餐厅时,他是青年人赵鸿。
等到了第三次,他就成为了“间谍”的目标。
而每次他身亡的原因都极其相似——身亡兽口。
还是众目睽睽下身亡兽口。
但他倒也不是以身入局想骗邀请函,而是老年的他反应能力不行,青年的他队友实力不行,少年的他自身运气不行。
种种不行,造成了一人死三次的惨剧。
已经见过这孩子各个时期的牧以茹谨慎的翻开属于赵鸿的那页纸,生怕自己见到还在童年的他。
很不幸,见到了。
牧以茹扶额沉思。
可再一细看,却发现他邀请的不是童年的自己,而是童年的自己的家人。
这种邀请方法是极其常见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确定具体的时间和地点,那么以自身为坐标来寻找目标人物是最为合适的方法。
但像他那么惨烈的,倒还是独一份。
牧以茹记下这串用生命换来的信息,继续往后看。
这里面许多人名她都不甚熟悉,自人多了之后,她就很少有时间与他们聊天了。
她不知道他们的故事,不知道他们的爱恨情仇,只知道他们视她为救赎。
救赎,谁又是谁的救赎呢。
牧以茹一页又一页地翻着,一笔又一笔地记着。
既记他们的遗愿,也记他们对丧葬方式的规划。
由于时代、习俗不同,餐厅的人对身后事的处理方式相差甚大。
有些请了旁人,或提了别的愿望的,便会在遗书中讲自己希望的埋葬方式。
但由于识字率的限制,这种描述很抽象。
在这种抽象中,牧以茹的悲伤难以维系,她的全部心神都放在识别字词图画的意义上。
也是因此,牧以茹手下的人从没有接过这项活计的打算。
他们嘴上说着自己愚钝,识别不了那些信息,但其实想的是,用这些事情缓解牧以茹的情绪。
毕竟伤亡数据是肯定要给牧以茹看的,如果伤亡数据后面不接这个,牧以茹就要难过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