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別说这些了,赶紧吃吧。肉冷了,味道就不好了。”杨喜儿赶紧转移了话题。
这种动不动就跪啊拜的,她实在有点受不住。
大伙听了,这才纷纷起筷。
番薯照例是管够的。
粗粮和狼肉也不少。
另外还有些今日买回来的点心。
一村子人敞开了肚子吃,也吃不完。
村里的老人,看了这一幕,不禁感慨道,“这等神仙日子,就是以前在村里,也是不敢想的。”
庄稼户,只要勤快些,米饭管饱。
但肉,却是不常吃的。
这一顿,所有人都吃得心满意足。
“酒”过三巡后,眾人才饜足地睡去。
次日。
杨喜儿是被哭声吵醒的。
“怎么了?”她起身穿鞋,询问已起床的村民。
村民摇摇头,道,“不知。听著是前头很远的帐篷传来的。这么多人哭,估计是他们村发生了什么大事吧。”
他猜对了一半。
是发生了大事,但却不是一个村的事,而是关乎所有灾民的事。
杨喜儿到了前头,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人都恍惚了好几下。
原来狗子没听错,北安是真的遭了蝗灾。
若是过冬前进不了城,刘氏生双胎,她还真没什么把握。
想到这,杨喜儿不死心地找到了刘管事。
刘管事见了她,也不用她开口,就道,“哎,无法,世子下了令,我等也只能执行。我们世子,当真是尽了力的。”
“如今遭了蝗灾,保住本城百姓的生活已是难事,更不要说接纳流民发救济粮。”
“但你放心,世子说了,再难,也会让你们在这里过完冬,粥每日也会正常供应。”
说到这,刘管事又重重嘆了口气,“今年可真是多灾之年,也不知道还会饿死多少人。”
“若是我能找出治理蝗灾的法子呢?”杨喜儿略一思索,才道。
“什么?”刘管事震惊了。
杨喜儿看向他,眸子里全是认真,“若我能献出治理蝗灾的法子,刘管事有没有把握劝世子让我们进城?”
刘管事这才回过神来,点头道,“可。世子仁厚,本就愿接纳你们。若是因你而治好蝗灾,想来那些县令也不敢再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