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书籍 > 第128章 鱼儿已上钩6 2k二合一(第1页)

第128章 鱼儿已上钩6 2k二合一(第1页)

刚从卤锅里捞出的猪头肉还冒着微微热气,面上泛着红亮的油光,在漏勺里颤颤巍巍,看起来诱人极了。

竹编簸箕换了一个深一点的,边沿能有十公分高,底下先铺了一层双折叠的纱布,避免卤肉被竹片边缘刮破坏了卖。。。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风波终于平息的时候,林浩却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林老板,我是省文化厅的李主任。”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而稳重,“我们听说了你们川菜馆最近的事情,也听说了你们对川菜文化的坚持。我们想邀请你们参加一个重要的项目。”

林浩微微一愣:“什么项目?”

“我们正在筹备‘川菜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想请你们作为核心单位参与进来。你们的老店,是我们重点考察的对象之一。”

林浩沉默了几秒,心中泛起一丝激动。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个做菜的人,没想到有一天,川菜馆会被正式纳入非遗传承体系。

“我们愿意参加。”林浩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挂断电话后,他立刻召集了肖磊、老王等人。

“我们要做一件更大的事。”林浩目光炯炯地说道,“我们要让川菜不只是味道,更是一种文化。”

几天后,文化厅的考察组来到老店。林浩亲自接待,带他们参观了整个厨房,介绍了川菜馆的历史,以及这些年他们为川菜文化所做的努力。

考察组的专家们听得频频点头,尤其是看到老王带着徒弟们现场演示川菜的传统刀工、火候掌控和调味技艺时,更是连连赞叹。

“这才是真正的川菜。”一位年长的专家感慨道,“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只知道麻辣,却不知道川菜的百味。你们能坚持传统,又敢于创新,很难得。”

考察结束后,文化厅正式向川菜馆发出了邀请函,邀请他们参与“川菜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并计划在老店设立首个“川菜文化展示馆”。

林浩看着邀请函,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荣誉,更是一次责任。

从那天起,林浩开始着手筹备“川菜文化展示馆”。

他们将老店的一部分空间改造成了展厅,陈列了川菜的历史资料、传统厨具、历代名菜的复原模型,还有林浩这些年收集的川菜古籍和菜谱。

同时,他们还开设了“川菜文化体验课”,邀请食客亲手制作川菜,了解每一道菜背后的故事。

“川菜不只是菜,它是四川人的性格,是这片土地的温度。”林浩在一次讲座上说道,“我们吃的是味道,传承的是文化。”

这一系列举措,迅速在成都乃至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媒体纷纷前来采访,老店的客流量也逐渐恢复,甚至比以前更旺。

而“蜀香阁”的资本方,在看到川菜馆的文化价值后,也彻底放弃了收购计划。

但林浩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随着“川菜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川菜,也有人开始质疑:川菜真的能传承下去吗?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传统川菜还能适应年轻人的口味吗?

面对这些质疑,林浩没有反驳,而是选择用行动回应。

他带着团队深入四川各地,走访老一辈川菜大师,收集失传已久的菜式,整理濒临失传的技艺。

他们重新挖掘出了一道道传统川菜,如“灯影牛肉”、“樟茶鸭子”、“锅贴鱼”、“开水白菜”等,不仅恢复了原味,还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良。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林浩在一次访谈中说道,“川菜之所以能流传百年,是因为它一直在变,但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味道和精神。”

与此同时,林浩还联合高校,开设了“川菜文化研究课程”,培养新一代川菜传承人。

他还发起“川菜青年计划”,鼓励年轻人学习川菜技艺,参与川菜文化推广。

“我们要让川菜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每一个家庭。”林浩在一次文化论坛上说道,“只有让川菜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才真正有生命力。”

这一切,让川菜馆从一家餐馆,逐渐成长为一个文化品牌。

而林浩,也不再只是一个厨师,而是一个川菜文化的传播者。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林浩已经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亲自前往国外,推广川菜文化。

“川菜不只是四川的,它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林浩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我们要让世界知道,川菜不仅仅是麻辣,它有百味,有故事,有灵魂。”

他带着团队,前往多个国家,参加美食节、文化交流活动,甚至在巴黎、纽约、东京等地开设了“川菜体验馆”。

每到一个地方,林浩都会亲自下厨,为外国食客展示川菜的魅力。

“川菜的味道,不只是舌头能尝到的,更是心灵能感受到的。”他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我希望,通过川菜,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四川,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人和故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