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架设便携式基站。”赵工指挥道,“确保数据链路恢复。”
张宇早已抵达现场,迅速架设好基站,为维修争取时间。赵工则带领工人清理落石,重新布设线路。雨水不断打在他们的脸上,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但他们没有丝毫停顿。
两个小时后,信号恢复正常,监控屏幕上绿色的信号点一一亮起,标志着南部区域的监测网络再次完整。
“干得漂亮。”赵工拍了拍张宇的肩膀,“有你在,我们省了不少力气。”
张宇笑了笑:“这是我的职责。我也在学习怎么应对这些突发状况。”
与此同时,在东南亚战区,印尼的技术团队正面临新的挑战。由于气候变化加剧,苏门答腊岛北部的橡胶林出现了前所未见的病害现象。传统防治手段失效,农户们焦急万分。
林博士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她采集样本并上传至数据中心,AI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这是一种新型真菌感染,传播速度快,且对常规杀菌剂具有抗性。
“我们需要更新病虫害数据库,并调整防治策略。”林博士在远程会议上说道,“建议采用‘生物防治+精准喷洒’的综合方案。”
技术团队迅速响应,结合历史数据与实时监测信息,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措施,并指导当地农业部门实施。
几天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橡胶树恢复生机。农户们纷纷向林博士致谢,称她是“真正的科技守护者”。
而在国内,西北“移动政务站”的语音助手版本正式上线。试点地区反馈良好,尤其是老年用户群体,普遍表示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赵工回到总部后,亲自体验了新版系统。他对着手机说:“医保报销流程是什么?”
系统自动识别方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您先准备好医疗单据,然后通过拍照上传到平台,审核通过后,补助金会直接打入您的账户。”
赵工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是真正贴近群众需求的服务。”
随后,他又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我们要考虑不同年龄段、文化背景的人群,建立多语言、多方言支持体系,让政务数字化真正落地。”
与此同时,国家“数字乡村示范工程”在浙江的茶叶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产品市场分析平台上线首日,便吸引了多个电商平台的关注。
村主任兴奋地展示手机上的价格指数图:“你看,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各大市场的报价,再也不怕被中间商压价了!”
林博士笑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会接入更多交易渠道,帮助你们实现线上订单直通。”
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评价,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模式。
而在欧洲,法国“智慧葡萄园”项目正式启动。李工作为联盟代表,亲赴巴黎参加签约仪式。
“这不仅是技术输出,更是理念共享。”他在演讲中说道,“中国经验告诉我们,科技不是高高在上的工具,而是扎根土地、服务农民的力量。”
签约现场掌声雷动,法国农业部长亲自握手:“我们期待与中国伙伴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典范。”
随着国际项目的推进,联盟内部也在不断优化管理体系。第二批“领航者计划”成员陆续完成培训,奔赴各自岗位。
临行前,李工再次召集新人谈话:“你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复杂而真实的世界。记住,技术是手段,人才是核心。尊重每一个合作方,倾听每一种声音,才能真正赢得信任。”
张宇作为马拉维项目的运维工程师之一,郑重地点头:“我会记住的。”
夜幕降临,深圳湾畔的联盟总部依旧灯火通明。会议室里,战略讨论仍在继续;研发中心内,算法优化持续推进;千里之外,江苏试验田的智能灌溉系统精准调节水量,非洲村庄的健康监测设备持续运行,东南亚的农田数据源源不断地上传……
联盟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