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世民打仗要穿着另外一身要套甲胄的衣袍,因此这身日常衣服目前还勉强能看。
【我服了,二凤当皇帝的时候好像也这样,之前打高句丽就穿一身衣服,都快穿烂了,属下看不下去,让他换身衣服。
他说不行,他说了要穿着这身去见李治,最后属下实在受不了,给太子李治写信抱怨,李治才连夜给他寄了衣服过去。】
【我也看不下去了,快谁来个人写信给长孙皇后,快给二凤大大寄身衣服吧!】
很快不只是天幕,李光弼、颜真卿等人很快也委婉地提了这件事。
于是,他们从李世民那里得到了同样的理由,顿时都被秀了一脸。
李光弼、颜真卿:退退退!
好在可能不知是谁给长安写信了,又或者是长孙皇后足够了解自己丈夫,很快就寄来了两身衣袍,李世民这才有了崭新的衣服穿。
然而还没等李光弼感叹燕王终于不像是要带着他们一起去挖野菜的样子,长安的战报也随之而来。
李光弼看完之后顿时愁得跳了起来,大声呼喊:
“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子殿下和副元帅郭子仪在长安打了败仗,我军向西南撤离,安禄山亲至潼关?
殿下,长安危矣!”
第22章二凤你干脆叫二哈吧
此役,在长安城西南处青渠隔河展开。清渠之战惨败的程度,几乎堪比上次房琯的上古牛车战法。
死伤士兵万人,而我军的粮草辎重、武器也被敌军夺了不少。
李世民不禁纳闷了,照理说郭子仪作为兵马副元帅,他又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怎么会败成这样?
【我查查,历史上确实有青渠战败这件事,好像比现在的损失还要严重。】
【哦豁,好像记载着安守忠、李归仁采用九千名骑兵迂回包抄,而我方步兵刚刚渡过青渠。
过河后阵型不稳,就被对方的一字长蛇阵杀得弃甲而逃,跳入河中。】
“郭子仪又不是第一次领兵,他干嘛要让步兵对阵对方的骑兵?”
李世民不解,细细思索后觉得这里面另有内情。
而此时李光弼看到战报的详细过程,已经拍着桌子破口大骂:
“我的老天爷呀,这是用蛋击石!郭子仪莫不是脑子坏掉了?”
【我找到了!这一战历史上对战败伤亡及过程的分析很少,就连伤亡人数都语焉不详。
不过好在,颜真卿给自己弟弟的碑文神道碑上写到了!“因令具顿,以候今上,上大惊喜,引之同食。”】
【颜真卿的弟弟颜允臧当年就在清渠之战中,颜真卿写别人都害怕的要逃,唯独他弟弟岿然不动,被今上看到后大加赞赏,还与其一同吃饭。
而颜真卿写碑文那时候说的今上,就是现在的太子李豫!】
【李豫在香积寺大战后犹豫不决,李光弼多次着急谏言,但李豫都不允许他追逃兵。
导致未能活捉连夜偷偷溜走的安庆绪等人,成了放虎归山。
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李豫这人不适合指挥作战,完全不懂随机应变。还没什么胆魄。】
【而且郭子仪是个官场老油条,不会像别人一样反驳上司,上司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嗯,很像我了。】
李世民大概猜测也是如此,不是李亨就是李豫的锅。
总之他李家的后人全都长歪了!
李世民想想就心痛,气的咬牙切齿,恨不能天天拿鞭子抽后代子孙八百回!
你说说,你们不擅长作战那就把兵权下放给郭子仪李嗣业这些善于作战的人不行吗?
一个从来没打过仗的人一个个还幻想能成为什么当代霍去病吗?你们脑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
猪脑都比你们有用,最起码猪脑能吃!
【可能是我们二凤大大守长安打得太漂亮了,导致李豫这个太子觉得三弟行我也行,于是就冲动行事了!】
【不过好在二凤大大有提前布局,这次有八千回纥骑兵支援,损失要比历史上小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