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听见“凶残”这个词,眼睛都瞪圆了,“他打球很凶残?”
于冈给了他一个无奈的眼神。
“放心,这又不是比赛,大不了我拿羽毛球拍儿和你们打。”
“羽毛球拍儿?”姜广立马质疑,“那你拍儿不是更大了,这我们不得输得更惨。”
“不会的。”
来到乒乓球台,这会儿还有人在训练,但余起林在这训练了也很长时间,对他们都熟得很,一通招呼后还给他们空了两张球台来。
“发球会吗?”余起林问姜广。
他摇摇脑袋,“不会你们比赛那样的,我到现在只知道乒乓球得弹一下才能打。”
“说的很对,这就是核心。不过你们初学者,发球就也不用考虑太多,什么长球短球上旋下旋的都不重要,就把球打出去就好了。”
姜广出乎意料的上手还挺快,虽然余起林肯定是收着劲儿打球,但每个球他都能接上。
“可以啊。”
“扣他一板。”赵渐鸿朝姜广说。
随后,便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大角度变线,乒乓球的旋转速度还不低。
“我的天,你这是真没学过?”余起林惊叹。
姜广摇摇脑袋,“要说的话,手机小游戏上玩过算过吗?都是这样变线的。”
“但你真变成功了。”
这几个球下来,姜广自己也有点不可思议,甚至还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是一个被埋没的乒乓球高手。
刚有这样的想法。
那八百年未出现的懒惰系统像是怕自己的任务对象中途跑路,冷不丁地搭了句岔,“经过系统大数据模型分析,乒乓球并不是你能够走好的竞技道路。”
“或者说,你选择乒乓球后手腕患病的风险增加了100%。”
姜广无语……
心底里默默吐槽,“谁问你了?”
第113章狗腿子
全运会结束后,是一段对于运动员而言很长的假期。因为世界杯的备战周期还长,目前也没有其他重大的比赛,这个周期也绷紧了太长时间,索性让大家好好玩一玩。
姜广他们仨其实也算不上回家啥也没干就去玩,而是一块插班上了个高三。
对他们来说,大学肯定是保送能上的,但姜广自己还是不太希望自己与校园脱离太长时间。
虽然这个时候回去上课肯定也跟不上,但也是一段很有意义的经历。
学习的日子说苦但又过得快,眼看天气就渐渐转凉,雪也在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日子里提前到了舟阳。
“我觉得自己真是找虐。”赵渐鸿打着哈欠,脖子往自己衣服里缩了缩,“能在家睡懒觉的日子不过,和你来这学校里听完全不懂的三角函数。”
于冈垂着眉笑了笑,一手把口袋里揣着还热乎的小笼包塞了一个在赵渐鸿嘴里,“昨天谁还说上学可比训练有意思的。”
“那不就是说,训练这大早上还不是得起来跑步,我们现在条件好多了,只用早读了。”
“你俩果然一伙的。”
学校一开始并不太想让他们几个出现,毕竟是奥运冠军,一时间到高三去旁听,未免会影响这个班上学生的学习状态。
但这个班的班主任是个教龄几十年的小老太,看的明白,直接拍板做了主。还直言不讳地说这校长真是拎不清,高三的学生还是青春期的孩子,突然有几个奥运冠军这种榜样在,怎么可能还不努力努力。
而且这是奥运冠军,能到这种高度的运动员,也不可能是偷懒耍滑的性格,本就是高度自觉和努力的人。
只要立在那儿就是榜样了。
姜广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特别爱学习的人,但他清楚得很运动员在离开运动赛场后能选择的道路其实很狭窄。
这个时候可能本身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程度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能不能在退役后过得好。
毕竟,如果他能把数学题都学明白了,那未来可能也不会有比数学还难的多的事儿。
“过两天又元旦了,这时间过得还真快啊。”刚进教室看到后背上方的倒计时,赵渐鸿随口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