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种因缘巧合下,今天,忠实的践行者终于成功地在人家亲弟弟的面前,叫错了人家的封号和谥号。
“昭阳?三姐姐怎么会称昭阳?”
这一瞬间,李世民想了很多。
平阳公主,李世民三姐姐,唐高祖第三女,武德六年薨,至今已有四年。
在她去世时,唐高祖李渊下令将她以军礼埋葬,但太常奏议,说:“以礼,妇人无鼓吹”。
听到此话,李渊怒而驳斥:“鼓吹,军乐也!往日公主举兵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何得无鼓吹!”
遂,定其以军礼下葬,以旌殊绩。①
由此,平阳公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军功下葬的女性。
之后李渊又令所司按照谥法,追谥平阳公主为“昭”,意为“明德有功”。
因此,后人称之为“平阳昭公主”。
身为一位身亡数年的公主,她的封号和谥号都应该是盖棺定论的。
可现在,后人说她的封号变了,变成了一个不知所谓的“昭阳”。
昭阳?那是哪里?哪里比的上平阳??!
李世民怒火中烧。
平阳,河汾粮仓,唐朝北方的核心产粮区之一,靠近唐朝最大盐池——解池。也就是说,它是水陆枢纽,有盐铁转运之利,还扼守关中、太原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
最重要的是,平阳,是他父亲称帝的关键据点!是他姐姐的军功象征!!怎么能让人改了呢!!!
李世民怒火大烧。
将要烧冒烟时,李世民突然反应过来。
这个消息或许、可能、应该、大概、不太可……靠?
李世民决定回去后先问问明皇等熟知唐史的后世人,看看是有不肖子孙、后朝孽党改了他大唐公主的封号,还是就只是个单纯的无心口误。
李世民平复心情,回答牧以茹的另一个问题。
平阳公主是什么时候来的。
“平阳来这边有段时日了。”李世民掐指一算,算出了一个日期。
听见那个日期,牧以茹像一只雪地里的狍子,呆愣愣地站在原地。
那段时间是餐厅少有的和平时期。
没有什么突发状况,没有什么将要袭来的危险,更没有什么全无防沉迷系统的游戏。
每天的生活就是打怪、采摘、吃饭、学习和锻炼。
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中,牧以茹唯一的乐趣就是和新人们聊聊天、唠唠嗑、摆摆龙门阵。
在这种情况下,她、竟然、没有、看见、帅气、姐姐!
那段美好的时光好似突然蒙上了一层灰调的阴影,让牧以茹心中郁郁。
但李世民却陷入了回忆。
“平阳刚来时身体不大好……”
这是自然,毕竟邀请的是下一秒就要咽气的将死之人,身体怎么会好?
可随着李世民的诉说,牧以茹逐渐想起了那一批新人。
那天,是个晴朗的傍晚,牧以茹按照各朝名单如约发送邀请函。
在唐朝新人到来的那一瞬间,原本就红了眼眶的李世民汪的一下爆哭出声,三两秒内,便哭成了一个泪人。
而一旁,跟着他们陛下一起迎接同袍的将士们,包括李世民的心腹爱将们也一同抹泪,在这片还算陌生的土地上一起挥洒泪水。
但由于这是李唐的基本操作,那时的牧以茹并未在意。
毕竟哪次来人李世民都要哭一场。
刚开始,头一次见这场面的牧以茹还有些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