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胡不归为明行看眼,称需一味昆仑山顶的药材。
王絮看向明行,扯下欺人之谈:“你的眼睛,若不是为了救我,也不会这样。”
明行湿润的脸上有一点微笑,布条覆载他的眼上,“此身天地一虚舟,何处江山不自由。”
“人间诸般营求,不过是为空舟装载货物,一场徒劳而已。”他端坐蒲团,侧身道,“身是外物,不必挂怀。”
王絮恳切道:“可佛子种下善因,我亦想偿还善果……”
昆仑雪菊与蛇目菊极像,寻常采药人难登高峰,即便登顶也易采错。
两人互相揽责,最终决定同行。
一路颠簸,日夜兼程,赶到第二月抵达昆仑山。
春寒料峭,积雪常年不化,山脉蜿蜒无尽,山尖直插云霄,山脚下的村落,罕见有人。
窗户里漏出几个人影,沉默地望过来。
“这是玉奴,也叫采玉人,因祖上犯事入了奴籍,世代都是采玉人。”
明行覆上白布的眼微垂,向山上细细凝望许久,只看出几个在矿坑中劳作的浊茫的轮廓。
山路蜿蜒,雪意正浓。
王絮与明行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山顶上行,途中有一人在雪溪中行走。
明行突如其来地道:“蓝溪上游灵气渐稀,玉石几近绝迹,不如前往下游,或许能寻得一线机缘。”
采玉人目光由警惕转为怀疑。
明行俯身蹲下,双手探入水中摸索。指尖触到一块冰冷刺骨的石头。
用力一掀,藏在土里的玉石露了出来。
明行语气平静:“这是最后一块。”
“多谢二位。”
待听闻二人来意后,采玉人关切地目光探向王絮:“现下这雪下得正紧,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你们进山洞来休息一下吧。”
明行双手合十,冲人表示感谢,回身寻找王絮。
王絮静立原地,将一切尽收眼底。脚下的土地历经岁月磨砺,碎石与泥沙混杂。
她弓下身子,捡起脚边一块碎玉,在指尖把玩着,声线平淡道:“这漫山遍野的玉石,看着倒也漂亮,可又有谁知晓它们内里是好是坏。”
你满心满眼为他寻找,他却未必领情。
“你帮他找一块玉,可这寒江里还有那样多,你能分担多少……何苦呢?”
你又何苦装腔作势,自欺欺人呢?
明行但笑不语。
身后采玉人打量玉石的眼神愈发炽热,这一切悄无声息,或许明行未能发觉。
王絮与明行并肩踏入山洞。
昏暗中,有人正闭目养神。
察觉到有人进来,那人睁眼,目光触及王絮的一瞬,明显一怔,“你们是外乡人吧?怎么会到此处?”
这人默不作声地让出一大块空地,“我叫二喜,他是阿福,我们就是这里的采玉人。”
王絮耐寒,按说不必挨近篝火。
可明行浑身衣物被江水浸透。
王絮略一思忖,朝那让出空地的人点头示意,移步坐到了篝火旁。
聊天的差事落不到王絮身上。
明行开口:“正是,我们是要前往山间采药。”
“这鬼天气采什么药,一个眼瞎一个体弱……”
话一出口,二喜自知失言,忙顿住,目光在两人身上打转,又补了句,“我是说,这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