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李世民却目光坚定,丝毫都没有动摇:“高明,你可知为君者,需有担当,有胆魄。朕亲征高句丽,非为一己之私,乃为我大唐万世之基。再者,朕一生征战无数,何惧区区高句丽?你且安心监国,待朕凯旋归来。记住,为君者,不可有妇人之仁,需有雷霆手段,方能保我大唐盛世不衰!”听到这番话,李承乾心中五味杂陈,久久难以平复。真不愧是天策上将啊!其实他也明白,但凡是李世民下定决心的事情,任何人都阻拦不了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想办法给他加层保险了!“若是父皇执意要去,儿臣也不敢阻拦,只是此行父皇务必要带上卫国公!父皇毕竟年纪大了,十几年没有上过战场,难免会有些疏漏,带上卫国公也好查漏补缺。”李世民嘴角一抽,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低声自语:“李靖?提起那个老东西朕就来气!竟敢称病不出,说什么都不肯出山。哼,他是怕兔死狗烹吗?朕一心为了大唐,岂会容不下一个功臣!难道在天下人心中,我李世民竟是这般心胸狭隘之人?”李承乾砸吧砸吧嘴,也是有些无语自从他平定吐谷浑回来被人诬陷谋反后,就一直在家中闭门不出尽管李世民不止一次的表示,从来都没有听信诬告,但李靖愣是不信!生怕被自己功高盖主,被李世民卸磨杀驴你说他政治不敏感吧,他还知道害怕兔死狗烹你说他敏感吧,他又看不透李世民对功臣的态度最离谱的是李靖曾经还举报过李渊起兵谋反,当初玄武门之变他也是两不相帮。打仗没输过,站队没赢过这样子的人能活到现在,全靠军功和李世民大度可偏偏李靖自己却不清楚,总感觉李世民要害他可是要让李世民自己御驾亲征,李承乾是万万不放心的!大唐最能打的三个人,除了李世民这个天策上将外,就是双子星李靖和徐世绩了!李世民当久了皇帝,谁也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当初一战擒两王的本事,李承乾不敢赌所以他恨不得让这两个双子星全都跟着李世民去高句丽!尤其是李靖,这可是靠自己的军功硬生生杀上封神榜的人物!有人说他存在感低,那是因为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你可以说他没有政治头脑,但千万不要质疑大唐军神这个名号!想到这,李承乾摇摇头:“父皇何必跟他置气?”话还没说完,就听李世民炸了锅!“我跟他置气?呵!朕还不至于如此没肚量!只是让他出门比登天都难,朕总不能把刀架他脖子上逼他出门吧?”李承乾嘴角抽搐,目光却愈发坚定。他深吸一口气,挺起胸膛,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父皇放心,这个交给儿臣,我保证能劝动卫国公出山。”李世民眉头紧锁,显然对李承乾的话充满怀疑:“哦?你保证?高明啊高明,你可知那老东西固执如石,连朕的面子都不给,你又有何能耐劝动他?”李承乾也来了倔脾气:“父皇,儿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劝得卫国公同行,儿臣甘愿受罚!”这让李世民起了好奇心,忍不住追问:“你真有办法?”李承乾迎着李世民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缓缓说道:“儿臣自有妙计,只是还需父皇赐儿臣一道手谕,方能行事。”李世民见状,眉头微松,嘴角也露出一丝玩味的笑,他缓缓点头,道:“好,朕就依你,倒要看看你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于是李承乾缓缓靠近,附在李世民耳边,压低声音,语速飞快而笃定地说着什么。李世民初时还面带疑惑,但听着听着,他的眼神逐渐亮起,眉头渐渐舒展,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好好好,取纸笔来!朕看那老东西还敢不敢称病不出?”很快一道手谕拟好,由大监王德亲手送到了卫国公府……李靖平生有一大爱好,那就是摸老虎屁股!众所周知,大唐军神三件套,堂下虎、红拂女、昆仑奴。此刻的他,正爱不释手的把玩着吊睛白额虎尾巴。这是李靖的爱好,更是习惯。每当心中忧虑时他就要拔掉一根老虎尾巴上的毛,后来毛拔光了,就改成盘。久而久之,老虎的尾巴也变得光滑润泽听说陛下动了攻打高句丽的心思,这让李靖很是心烦如果陛下派人来请他出山,届时又该如何是好?现在的他门生故吏遍布朝堂,更是为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如果再去打一场胜仗回来韩信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啊!老话说的好,越是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当听到王德那尖锐的嗓音时,绕是向来沉稳的李靖也不由得心肝一颤,手一哆嗦差点把老虎尾巴也揪下来吊睛白额虎颇为委屈的回头,幽怨的看了他一眼。李靖恍若未见,急匆匆的跑向内室,也不在乎红拂女惊诧的目光,甩掉靴子就钻进了被窝。等王德进来时,就看到李靖紧闭着双眼,面露痛苦之色王德嘴角一抽,谁家好人一病病八九年?最关键是还怎么病都不死?这卫国公可真能装心里这么吐槽,但他可不敢说出来,再怎么说也是一朝国公,还是大唐军神!作为一个无根之人,他可不敢得罪眼前这位!斟酌了半天后,王德才开口,声音尖细而恭敬:“卫国公近日身体可好?”李靖没有回答,紧闭的双眼微微颤动,仿佛正忍受着极大的痛苦。王德目光扫过床榻上那略显蜷缩的身影,心中暗自嘀咕,这戏演得也太真了吧。他轻咳一声,又往前走了几步,更近地观察李靖,只见李靖额头上似乎还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在昏黄的烛光下显得格外憔悴。王德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虑,难道这卫国公真的病得不轻?…………:()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