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一干官员纷纷垂下了脑袋,羞愧者有,敢怒不敢言者也有。胡知州站在众人之首,上前三步,捧手道:“请燕大人放心,此事下官必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还有,下官当立刻前往青虎山,抚恤受难百姓。”
“等胡知州一路乘轿、脚不沾尘地到达青虎山,尸体都该臭了。”燕冬说,“我看不必了,此事就交给我院任主簿去办,他是个麻利的人,胡知州可以放心。”
胡知州讪笑,说:“下州之事,怎敢劳烦任主簿?更不敢耽搁燕大人啊。”
“陛下厚爱,我忝居审刑院使一职,定然要时刻为陛下分忧,为朝廷效命。地方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协理处置是我审刑院的职权所在。”燕冬起身绕出矮桌,扫视众人,“我审刑院是什么地儿、做什么的,想必不用我多说,诸位若是觉得我不能插手此事,此时便站出来说。”
天子赋予审刑院无上权力,哪怕是皇亲国戚也查的、杀的,燕冬插手的确在情理之中,底下无人敢言。
“既如此,胡知州,”燕冬对胡知州笑了笑,“我人生地不熟的,到底还要靠你主审,若有需要帮忙的,尽管来找我。烦劳你尽心,早日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如此你好戴罪立功,我也好早日离去,你说呢?”
胡知州还敢说什么,还能说什么,只得应下了。
“那就三日为期吧。”燕冬说,“三日后此时,还望胡知州给予我一个满意的答复,否则我便只能先以监管不力以致工匠无辜丧命一罪将你缉捕下狱,交由刑部问罪。”
“什么!”胡知州面色青白,不仅是他,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先前还笑意浅淡的燕冬会如此冷酷手腕。
陈侯想要为胡知州求情,可一想起先前燕冬似笑非笑的样子,又咽了回去,此时还是明哲保身的好。
宴席是进行不下去了,燕冬甩掉众人,自顾自地走了。他回到客栈,一下就变了脸色,“简直是放肆!”
“公子息怒。”常青青轻声安抚。
燕冬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说:“先前才死了人,哪怕是为了避避风头也该暂时停手吧,可这些人还在偷摸开采,如今好了,又砸死了人,简直嚣张至极!”
“地方上这种事情不稀罕。”农生从门口进来,给燕冬奉上茉莉汤,“他们仗着山高皇帝远,总是有人怀揣庆幸,踩线过悬崖。好比这件事,若是没有审刑院的探子发现端倪,他们上下齐心,不知要欺瞒京城多久,这也是陛下当年创办审刑院的目的之一。但说来也不好办,毕竟探子在暗,且人数精简,要监视整个州,还是吃力得紧。”
“所以巡察御史是重要的嘛,只是如今不是寻常御史下来的时候。”燕冬抿了口汤,略微消气,“我看啊,巡察御史就不该按照规制时间下州县,索性来个突击检查,让底下的人时刻把心悬着,多少能起个警醒的作用。”
诶!
等等!
燕冬眨巴眼,这才发现面前的人不是当午,是农生,“你怎么来啦!”
农生失笑,说:“主子放心不下您,特意叫我跟过来,若是有事,多个人多份力气嘛。”
“哦,”燕冬嘴角翘了翘,“我看不止吧,他是不是还让你盯着我,怕我做坏事儿或是闯祸?”
农生也不遮掩,说:“小公子聪慧,我正是替主子作监军来的。”
“可恶的燕续明。”燕冬狗胆包天地嘟囔,脸上却掩不住笑,他喜欢这样,燕颂无处不在的注视让他心安。
*
“可恶的燕逢春!”胡知州来回踱步,“本以为是个乳臭未干的纨绔子弟,哪怕在国子学格外出众,到底是个不经事的小子,没曾想做起事来如此绝,半点不给人留活路!”
“他那样的身价,怕是很难学会做人留一线的道理。况且,论官职,他是正三品,光是品级就高过你了,审刑院使更是权力大于品级。论身份,他是燕国公府的嫡子,陛下和诸位殿下跟前的红人,从前更是和四殿下在同一个屋檐下住了十多年。”陈侯叹气,“这样的天之骄子,能把咱们放在眼里吗?”
“那您说现在该怎么办?”胡知州着急地说,“三日后若是给不出个交代,他就要拿我下狱了!”
屋中光线昏暗,陈侯思索片刻,一双长眼眯了眯,说:“他要交代,咱们就给他交代。”
胡知州愣了愣,“您是说?”
“开采的计划暂时搁置,不能再引起注意了,否则说不清楚,叫底下的人立刻停手!至于燕逢春要的交代,”陈侯闭上眼睛,微微叹气,“我来想办法。”
任麒待人将崩塌山洞中的人尽数挖出,交由家眷认领,确认名录。
“死的都是青壮男人。我一一询问,这些人家里都说人是出去做工的,一月才能回家一次,虽然苛刻,但每月至少能得二两银子,勤快的甚至更多。”任麒将名录呈给燕冬,上面有遇难百姓的全部信息。
燕冬细细阅览,说:“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家里人丁少,且都是老幼妇孺,家里情况好些的,谁肯去干这种危险违制的活计?”
常青青叹气,“真是可怜,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以后可怎么办呀。”
“让有司衙门出钱抚恤,另外去本地的各大济善堂传我的话,让他们以后多费心,多帮扶。”燕冬合上名录,看向任麒,“这些人里没一个见过招工的吗?”
任麒摇头,说:“都说是自己出门找的,无人登门来雇人。”
“那就是有人在外头招工,把这些人吸引过去了。”燕冬说,“再试着往前查查,看看这些人在出事之前都去过什么地方。”
“是。”任麒捧手,退了出去。
常青青给燕冬斟茶,说:“公子,您说到时候胡知州能拿出交代吗?”
“总不可能等死,他一定会给我所谓的交代。”燕冬摸了摸茶杯。
常青青说:“您既然知道他会忽悠咱们,为何还要给他三日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