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啊,谢红叶被如此夸大,是因我大宁境内多年来都没有一个反贼。这才让前面几个城大意了一下,让这谢红叶得了手。”
“她呀,不过是一个老太婆。”
见身侧的镇远大将军没有说话,锦州太守愈加放肆,“大将军,你莫不是怕了这老太婆?”
面对如此挑衅,后者当然听了出来,还听出了对方话中暗含的指责和轻蔑,指责他欺负老弱妇孺,即便是胜利,也是胜之不武;轻蔑他面对一个老太婆,还乌龟般缩在这锦州城内,不敢出城一战。
镇远大将军挥起身后的披风,大声道:“来啊,备马。”
他怎么会怕一个老太婆?
这位大将军并不是头脑发热的人,听到挑衅就往上冲。
他认真观察了谢红叶的一举一动,他发现谢红叶的左手微不可闻地颤抖着,据他多年行军经验来看,这是胸前某个紧要的地方受了伤的缘故,是装不出来的,这与他派人探查到的消息一致。
尽管谢红叶派人封锁了消息,可这世上万事,只要是发生过,必能从蛛丝马迹中翻出真相。
谢红叶聚集的人马也不少,有四万之多,锦州城外的是两万人,还有两万被她留在长平城。据他的探子回报,今日之前,谢红叶并没有调动这些人马的号令。
谢红叶带来的两万人对上他们的四万,就算他们都跟朝廷军队接受过一样的训练,这两万人根本没有半点胜算,哪怕朝廷这边没有占据锦州的天然地形。
他推测,谢红叶并不急着攻下锦州。
所以她只带着两万人前来,所以她们受到攻击时匆匆后退。
谢红叶一连攻破六个城,又受了伤,饶是再能吞人的巨蟒也要停下歇一歇,待消化了腹中的食物后去寻觅新的食物,谢红叶估计也是这么打算的。
如今受着伤的谢红叶带着一肚子还没消化的食物来到锦州,多半是为了消解那些针对谢红叶不继续前行的流言蜚语,然后她就可以以带的兵力不足的理由离开这里,回到长平,继续养伤,并消化腹中的食物。
谢红叶是她们队伍的核心,若谢红叶受伤的消息传出去,只有一个结果:匆忙间建立的队伍又会在匆忙间解散。
他不能让谢红叶达成所愿,他得把谢红叶留在锦州。
这锦州城,可不是她能来就来,能走就走的。
“开城门——”
“本将军出去会一会这个谢红叶。”
更重要的是,若是趁此时不拿下谢红叶,日后她养好伤,练好兵,就会成为他的心腹大患,他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强大,然后成为一个棘手的东西。
有人在谢红叶身后惊讶道:“城门开了。”
“看样子,这位传说中的大将军是要跟谢大人单挑。”
见谢红叶依旧待在原地,没有上前,有人低声私语:“咱们大人怎么不动,该不会是怕了吧。”
见到谢红叶这般模样,这位镇远大将军在心中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谢红叶果然无意攻城。既然如此,他必须得将谢红叶留下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他走到了两军中央,大笑一声道:“你就是谢红叶?为何不敢出来对阵?莫不是怕了?”
这是两军对阵时最常见的喊话,被喊话之人若是不上前,必会遭到对方的耻笑,被视为懦夫。
与此同时,他身后的士兵们开始叫阵。
声音犹如起伏的波浪,一阵一阵传了过来,传到谢红叶身后每个人的耳朵中,羞得他们头脸发红。同时余光看着谢红叶,若是可以的话,他们真想冲上去质问谢红叶,为什么不冲出去。
谢红叶攥紧了缰绳,旁边有人递了根红缨枪,正是谢红叶从嘉广一直用到了长平的那根枪。枪头上,曾经沾染上的血液被尽数擦去,沾着血的红缨也被洗了干净,如今随着风的吹动微微起伏着。
谢红叶注视了好久,在身后人急得冒火的视线中缓缓地握住了那杆枪。
要想解决眼前这个所谓的大将军,谢红叶有很多种方法,但大部分方法都跟九湘有关。进攻前面的六座城时,每一次都有九湘参与,这一次她不愿让九湘暗中帮她,她要亲自将这座城夺下来。
谢红叶告诉自己,她是老了,但她夺下一座城绰绰有余。
“驾!”
九湘看出了谢红叶的想法,也知道谢红叶受伤后的慌乱和不安,谢红叶需要一场能证明自己实力的战斗。
她也听从谢红叶的命令,在锦州这战中只负责传递消息。
鼓声再次响起的同时,原本隔着楚河汉界的两人两马纠缠在一起。
幼时起便陪伴着谢红叶的小刀被贴身放好,如今她手上举着的是红缨枪。
红缨枪不是依靠技巧就能学会的武器,它非常难练,多次打斗配合下来,桀骜的红缨枪已经变成了谢红叶的一部分。谢红叶要它刺向何方,它就刺向何方;谢红叶需要它扫向哪里,它就扫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