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瞧纪氏一族现在豪奢的模样就该知道,贵妃的身后是一棵参天大树,岂是那么容易倒下的。这个急不来,且还需要点缘分,咱们只管慢慢等着就是。”
冰盆里的冰块不断蒸发,散发出薄白凉透的白雾,团扇轻轻一摇,便送来徐徐冰爽。
事关朝政上的事,莲音不是很懂,但后宫里的风吹草动她却都留着心,身为娘娘的陪嫁丫头,一定要辅佐好皇后娘娘:“对了娘娘,方才徐常在的人来过一趟,奴婢派人打发了,估摸着是想让您跟陛下求求情。”
“这徐常在和赵常在也真是不中用,居然一起折在了这么小的事情上。”
皇后神色未变,根本不把她们放在眼里:“她们二人的无用本宫不是第一日知道了,会有今日一点都不意外。”
“如今本宫手下最可用的便是明淑仪,她如此得宠,和贵妃还有死仇,谁还能比她更可用。”
“再说了,”皇后的视线挪到殿外的方向,淡淡道:“这不是还有一个备选吗?她俩都比赵徐二人强百倍,指望她们做什么。”
莲音斟酌着问:“那是放任徐常在不管吗?她的脸……”
皇后叹了口气,语气中到底有些惋惜:“去知会
行刑之人,叫他们收着点,别真因为掌掴把人打出个好歹。再送些好药给徐常在,安抚住她。她们虽蠢,在后宫里却实打实的还有用,即使本宫不指望她们做什么,可该有的价值却得发挥出来。”
“徐常在的哥哥对治水颇有研究,昨儿个才去过一趟宣政殿,这恐怕也是陛下没有再降徐常在的位分而只是掌掴的原因。至于赵常在,她虽人不够出色,家世也无倚仗,可到底有个好姑母兜着底,都能保着性命。”
皇后语气虽温和,可说话时的神色却悠远而淡漠:“后宫里的女人,要么有价值,要么有靠山,这才能活下来。否则一旦遇到点什么事情,那便是死路一条了。”
莲音不太明白这说的是谁,低声问:“娘娘这说的是……”
皇后摇摇头不欲多言,正在这时,殿外又急匆匆走进来一个近侍宫女:“启禀娘娘,方才御前传来的消息,说陛下下朝后去了一趟裕妃那,坐了许久才出来。”
“走之前……许了裕妃协理后宫之权,叫她和贵妃一道操持着。”
闻言,皇后的脸色缓缓冷下来,指尖华丽的鎏金凤尾寇甲在桌案上猛然划动,刻下一道明显的痕迹来。
-
桑青筠这一养病就养了半个月,时间一晃便到了七月底。
长安的夏季炎热,尤其是七八两个月最为磨人,即使殿内供着冰也让人不够舒坦。
不供冰过于闷热,供了冰又身上寒津津的,屋内也不够通风,时间久了让人憋闷。
她因为养病在宫里几乎足不出户,虽然每日小福子和蔓姬都命人去藏书阁寻些没看过书来给她解闷,可人总是要出去接触自然,在殿内呆着就好像是困在笼子里的鸟,时间久了便让人郁郁寡欢。
这段日子以来,陛下若进后宫多去裕妃娘娘处,裕妃娘娘现在协理后宫事宜,膝下又有大皇子,母子之间互为依靠,谁也不会觉得陛下去裕妃处有任何不妥,桑青筠也一样。
何况陛下也不曾忘了她,时不时会来看望,更隔三差五命人送些珍奇珠宝和银两来赏玩。
所以养病的日子虽煎熬难耐,可日子到底是熬过去了,撑到了她彻底好全,重新挂上名牒的那天。
七月二十八,浓夏清和,芳草未歇。
太液池间的莲花开得正盛,莲香清婉,引人入胜,杨柳堤案往来有御舟。
桑青筠晨起便收到陛下传的信。
“陛下请明淑仪主子一道前往太液池泛舟,蓬莱洲绿树成荫,清波徐来,陛下已备下小宴,邀您午膳时分同避暑热。”
————————
前两天和大家说我胳膊急性损伤了,贴了膏药以后胳膊好了,但对膏药的医用胶布过敏,起了两大片水泡。
已破防[心碎]
还好我女鹅已经好了,值得欣慰。
第44章: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