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以我大宁如今的兵力,而且还有三万是整编新军,而且九成的火炮都被调走了。”“以如此战力去面对元军,根本不可能挡得住。”“一旦元军来袭,或许要不了几日长城防线就将溃败,骤时,大宁府危矣。”朱权身边的将领又带着一脸苦意的说道。这等情况之下。不仅是他如此想,几乎整个大宁将领都是如此想的。面对杀来的元军,就凭大宁府如今所掌握的情报,元军兵力绝对不会低于十万,甚至更多。如果还是昔日的大宁卫,哪怕是此刻相等的兵力,那朱权麾下的将领还是有信心能够阻挡元军一阵的,但这种整编之军,他们是真的没有信心。“就这样的兵力。”“死守。”“本王自今日起也会死守在这长城之上。”朱权转过头,一脸严肃的对着身边的将领道。“王爷。”“镇守之事就交给末将等人吧,王爷身份尊贵,万万不可有损。”一旁的将领十分关心的道。众将目光也都是如此关切,毕竟朱权治理大宁府对他们都是不薄的,他们自要以命报之。“身份尊贵?”听到这四个字,朱权却是一笑,转而道:“在昔日被封为宁王那一日起,在来到这大宁府起,本王始终记得父皇的一句话,既有其位,当承其责。”“本王在接到四哥消息时,便已经在准备了。”“诸位将军的家小,本王的家小都已经送至了北平府了,哪怕战败,哪怕战死,吾等家小无忧。”“而且哪怕四哥真的败了,我们的家小也会安然无恙,四哥早就准备好了出海的路,一旦有败象,立刻送走。”“所以诸位将军,你等可愿随本王一起,保家卫国,守卫吾大明疆土,保万民不失?”朱权凝视着眼前的众将,正色的问道。闻声!面前几个将领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跪在了朱权的面前,齐声道:“誓死追随王爷,为国而死,死得其所。”如今朱权已经将他们的后路都给安排好了,这自然是让他们放心,没有了后顾之忧了。当然。虽是恩,但实则也是带着一种告诫。王权御下。他们的家小已经去了北平府了,如若他们敢投敌,敢临阵脱逃,他们的家小也同样活不了。虽然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了,可同样朱权也将他们的后路给断了。“很好。”看着众将的表态,朱权脸上也是浮起了一抹满意之色。继而。朱权又开口道:“而且,本王不认为四哥会输,更不认为我长城会守不住。”“王爷。”“末将说话很直,但就如今的情形来看,哪怕我们付出全力来防守,以这几万兵力,还是整编新军来面对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军,能够坚持几日就已然极难了。”“想要一直坚守下来,除非燕王殿下能够派军增援。”朱权面前的卫指挥使恭敬道。听到援军二字。朱权笑了笑,道:“从南边来的援军,或许是没有机会了,四哥如今与南军在真定府的大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不可能分兵,不过从南边之外而来的援军,或许还会有。”说出这话时。朱权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期待,显然是带有深意的。“王爷。”“如果燕王殿下不派援军,哪里还有援军来?”“辽东府不可能再派援军来了,毕竟朱正将军能够阻挡数十万元军近半载不破,已然是很难了。”卫指挥使叹了一口气。“诸位将军。”“本王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只要坚持下去,必有援军来。”“你们,就等着吧。”朱权笑了笑,脸上挂着一种自信之色。而身边众将看着朱权这样子,都显然是十分诧异。他们纵然再如何想都想不到哪里还能有援军来?“孤军深入元人老巢府邸。”“朱正。”“本王倒还真的是期待与你一见了。”“也但愿本王真的还有见你的机会吧。”“也不知你能不能从北疆杀出来,本王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你率军驰援的那一日。”在众将疑惑的目光下,朱权也没有再解释什么,但心底已然是在暗暗想着。持续了一刻后。“报。”“启禀王爷。”“刚刚斥候骑兵探查归来。”“元军距我边境已经不到五十里了。”“或许明日就会进攻我大宁府了。”一个斥候百户快步来到朱权面前,凝重禀告道。闻言!朱权回过神来,却并没有任何慌乱,反倒是十分镇定。“传本王令。”“将从大宁调来的羊肉猪肉全部都宰了,犒赏全军。”“至于酒,待得退了元军之后,本王会亲自在军中设宴犒赏有功之士。”朱权大声道。面对元军来犯,谁都可以慌,但唯独他这个宁王不能慌。“父皇。”“你在天之灵就瞧好了,虽然比不上你的英明神武,但你的儿子也绝不会让你失望的。”“既担此位,自承此责。”朱权在心底暗暗想到。翌日!大宁府长城前。大地都在震动,长城上的砖石似也都颤动。只见北方,铺天盖地的元军向着此间压来。而目标正是这一处长城的隘口所在。“果然。”“兵力不少啊。”“远远超过了十万。”“这一战。”“不简单啊。”朱权凝视着北面压来的元军,脸上也是浮起了一种谨慎之色。“王爷。”“元军兵力不下于十五万,甚至更多。”“如今距我长城隘口不足五百步。”一个战将大声禀告道。“火炮准备。”“只待元军完全进入射程,能够取得最大杀伤,立刻开炮。”“弓箭手准备。”“只待元军进入射程,立刻放箭。”“大宁将士们,元军来犯,我大宁之军虽兵力不多,但人人皆是人杰,定能守土保疆,护卫身后无数百姓。”“本王朱权在此,誓与将士们同生共死。”“众将士听令。”“备战。”“血战到底。”朱权凝视着北边的元军,拔出腰间佩剑,大声喝道。……:()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