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将军此话为何?”“耿炳文虽败,但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那皇帝应该不会如此吧?”丘福有些怀疑的道。毕竟。自古以来皆知道临阵换将影响军心,想要安稳对战,唯有慎重对待。“皇帝派二十万大军来平定我军,想要的是一场速胜,以此来震慑天下藩王。”“可如今不仅速胜未曾得到,反而还大败而撤。”“这可是让皇帝在天下藩王面前丢了脸,难道两位将军觉得皇帝会对耿炳文的失败无动于衷?”“所以此番,吾可料定,耿炳文必然会被换掉。”朱正十分笃定的说道,一脸自信。听着朱正所言。丘福与张玉也似带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而一旁的朱棣则是紧紧凝视着,眼中波澜万千。哪怕刚刚回过神来,可看着朱正这一张昔日与自己长子有着六七分相似的脸,让朱棣此刻心底都难以平静。看着眼前朱正自信而意气风发的样子。朱棣也不由得回想起昔日自己儿子也是如此。“爹。”“总有一日,我会带领着大明的军队杀入北疆,彻灭北元,奠定吾大明千秋万世。”年幼的朱高政遥看着北边,展现出了一种自信来。“如果耿炳文被换了,那对我军而言定是大好事。”“临阵换将,这就是那皇帝给我军的良机。”丘福大笑着说道。也正在这时!“报。”“启禀王爷,应天密报。”朱能快步走到了殿内,手中还握着一封未曾开启的密报。朱棣回过神,立刻招呼让朱能递上密报。接过密报后,朱棣立刻打开一看。当看清了里面的内容后,朱棣的脸上露出了一抹震惊之色,而目光则是落在了朱正的身上。“王爷。”“难道是朝廷又有什么大动作?增兵了?”丘福立刻问道。朱正与张玉的目光也都落在了朱棣的身上。“耿炳文被撤了,换上了曹国公李景隆上阵领真定府之兵。”朱棣沉声说道,看着朱正的目光那叫一个惊讶。而丘福与张玉的目光也都落在了朱正的身上,同样,那叫一个诧异,那叫一个钦佩。“朱将军。”“你果真是有料敌先机之能啊。”“我是佩服了。”张玉感慨的说道。“没想到这耿炳文真的被皇帝给撤下了,临阵换将,这皇帝还真的是无知。”“如此当真是天助我也。”丘福也是大笑了起来。而朱正则是一脸正色,当即抱拳道:“敢问王爷,这密报内可曾言明那李景隆入真定府之期?”“从路程来看,这两日便可入真定边城。”朱棣沉声道。“如此,那事不宜迟。”“末将请命出战,进攻真定府边城。”朱正当即请命道。“攻城之战,火器为先。”“自南军缴获了千门火炮,本王全部调给你。”“务必,尽快攻破真定边城。”朱棣也没有多想,当即下令道。这种临阵换将的机会,必影响南军军心,这等机会都不趁势而进,那就是自绝了。“末将领命。”朱正当即领命。“丘将军。”“火炮运送需足够人力,你调拨足够后勤军,用来运送火炮。”朱棣又将目光投向了丘福。“末将领命。”丘福也是欣然领命。随后。众将皆领命退下。但朱棣端坐在这府殿位置上,神情复杂难言。“这世间…怎会有如此相像之人啊?”“难不成他真的是我的高政吗?”朱棣好似失神,喃喃自语着。真切看到了朱正的样貌后,给予朱棣的冲击太大了。如若不是当初亲眼看着自己儿子下葬的,朱棣真的觉得朱正就是他的长子了。“唉。”“终究是我太思念高政了。”“天下如此之大,或许样貌相似也并不算奇怪。”“可是再次看到,我终究是无法平静啊。”“高政。”“如果你还在,为父又怎会落得今日这般。”朱棣叹了一口气,心中有着万般思绪,难以平静下来。正在朱棣思绪万千,难以平静时。“王爷似有心事?”一个声音从殿后传来。紧随着。一个身着黑色僧袍的僧人缓缓走了出来。正是朱棣的军师,也是一直为朱棣出谋划策的幕后之人,姚广孝。“和尚。”“你说这世间会不会有往生轮回?会不会有再世为人?”朱棣看着姚广孝出来,忽然问道。听着朱棣问出这话。姚广孝颇为意外的看着朱棣,然后道:“王爷这是又犯什么糊涂了?”“今日竟说出这等胡话。”“起初朝廷大军大举来犯时,未曾见王爷如此,如今大破南军,你怎反倒是犯浑了?”整个北平府内。能够对朱棣如此说话的,或许也只有一个姚广孝了。,!两人已经相识了近二十年了,亦师亦友,根本没有身份上的隔阂。“你这和尚,我与你认真在说呢。”朱棣瞥了一眼,没好气道。“往生轮回?”“或许有吧。”“反正我未曾真正见过,所谓佛家轮回普度,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信仰罢了,天知道真假!”姚广孝笑了笑。“你这和尚就不怕佛祖怪罪?落你一个大逆不道。”朱棣笑着道。“如果真的可以见到佛祖,那我更是求之不得了。”“那我就成了这数千年来第一个面见佛祖的人了。”姚广孝丝毫不怕,反而十分平静的说道。看着姚广孝这混不吝的样子,朱棣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说姚广孝是不是和尚吧?他的确是。你说他崇尚佛法吗?他反而是崇尚万物根本,也就是唯物。你说他崇敬佛祖吗?他却又看不出任何崇敬来。“朱正。”“你知道吗?”朱棣表情逐渐变得严肃,缓缓道。“他之战果不小,此番能够大破南军,他功不可没。”“当初我就说了帝星在你,如今看来果然没错,毕竟这等悍将都在为你效力了。”姚广孝十分自得的说道。“你这和尚就别吹嘘了。”“我给你说他,是因为他长得很像高政啊。”朱棣双眼带着几分迷惘之色的说道。……:()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