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两人相遇的地点是在菜市场,周围人流攒动,算得上大场面,要尽可能的确保ng次数,否则是很消耗心力的。袁明英示意两人先走位和熟悉机位,她点了点二摄,“陈临川你要注意,这是特写镜头,会在你们重逢你认出陈月朝盯着她的一刹那,本能驻足注视时捕捉面部特写,这一点尤为重要,一定要做好你对于角色的诠释和面部表情管理。”
昨晚上开机聚会上的袁明英是个温和亲切的姐姐形象,而一旦转换到了片场,气势却瞬间变成得迫人,尽管她们隔了点距离,而袁明英也不是在给自己交代,但春荔还是久违地感受到了一点儿压制。
或许是因为她一直以来对于角色尽心,自己也愿意下工夫,所以很少会遇到在片场被导演特别强调要如何如何的情况。似乎从成名之期,她的路好像一直都走得挺顺的。
陈临川点头。
场记拍板,现场的三个摄像镜头开始转动。
菜市场群演开始流动,小县城的农贸市场并没有多讲究,路边小摊为了保持菜蔬的新鲜程度还会洒水,弄得地面湿糟糟的。石板砖还有不规则地凸起,春荔一脚踩上去的时候,缝隙溅出泥水泼在她的鞋面上,污迹犹如那些被塑料篷布遮挡的天,灰扑扑地罩在心头,又沉又闷。
这算得上不在剧本里面的意外,但是导演没喊卡,她得继续以现有状态演下去。
买好了需要的菜,她穿过往来的人群,往窄小街道的出口走去。街道口的不远处是一条没有红灯的人行道,她得穿过去,才能走上回家的路。不断有进出菜市场的行人从身旁经过,因为嫌弃道路太挤,有人干脆直接将电瓶车停在路口,明晃晃地压着盲道线。
按照影视通用镜头,她的菜篮子里面应该缀着几根绿油油的芹菜,为了好看,也便于告诉观众主角去买菜了。但袁明英给春荔的选择却是半个南瓜,有点重,她换手拎菜的功夫,目光巡视道路两旁的车辆,从而觉察到站在自己不远处的男生。
对方一直在看着自己,不像是要去买菜的样子。
然后,她看着对方走近,从她的身后擦过。
春荔收回视线,眉目微微蹙着,然后扫见车辆减少的空隙,走向对道。
第一场戏十分顺利地结束了。按照统筹给出的通告,下一场戏是沈应去学校的。
周遭非常喧闹,剧组正在挪设备。春荔没有回休息的折叠椅,她盯着自己脚上的污渍出神,明明第一场戏一条过,她应该松口气才是。可是这会儿春荔没由来心焦。
倪柔正拿着剧本和水赶过来,但还没走到,就被导演袁明英截胡。
袁明英走到她的身旁,“重的话就放下吧。”
“哦,好的。”春荔将手上的道具菜篮子和货真价实买到的菜放在脚边,倪柔适时走到她的身边。
春荔接过剧本,对于后面递过来的水摆摆手,示意不用。
她看着剧本上的台词——陈月朝观察过往车辆,恰巧看见沈应盯着自己,她不解地投去注视。
不解……
春荔微怔,她知道自己为什么焦躁了。刚刚……她的情绪好像不对。
她没有不解,而是,厌恶。
“提着比较重的东西换手,在过人行道的时候观察车辆,而两者结合就有一个惯性思维,会顺势从原先拎着的位置看过去,所以你才会看到沈应正在注视着你。不然的话,是留意不到的。尽管有时候会强调人的第六感,但其实现实生活中,一般在人潮拥挤忙碌来去的时候,除非是那种天性敏感的人,否则是很难在人群中格外在意谁在盯着自己。”
“是的。”春荔很赞同袁明英的话,也惊叹于袁明英对于细节的把控。说真的,春荔虽然从业至今也合作过业内公认知名的导演,但是确实很少见到这样一丁点儿细节都不放过的。大抵从事文艺风向的导演心思要格外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