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里游客数量不少,许多行走其间的游客的面容都与顾若等人迥异——他们是周边国家的来客。与其说他们是游客,不如说是前来朝拜的信徒,其中甚至不乏头发修剪得极短的僧侣。他们每一个动作都灵活又安静,明明有那么多人,顾若一时间却只能听到衣摆相互摩擦时发出的“沙沙”声。
导师拉了她一把。
顾若回头,见导师略微俯了身,凑近自己的耳朵,声音压得极低:“别一直盯着人看,出门在外,自己多注意些。”
她这才惊觉自己被着这看上去略显奇幻,却十分庄严的景象摄走了心神,已经目不转睛盯着那些逐渐走进佛寺的金红身影好一会了。
“导,能拍照吗?”她也压低了嗓音问道。
“拍吧,记得把快门声关了。”导师不置可否,作为一项非遗,总有人会好奇的。现在也是科技时代了,不能不太近人情,不能拍照,一手资料哪里来呢?
顾若不敢太明目张胆,抓紧拍了两张就匆匆发给言未迟,还有费了半天功夫才被她想起来的临时战友徐行戈。
【绵绵】:今天关门节就正式开始啦,过会我可能得记录信息,没时间回消息哦,迟言太太你有事给我留言就好啦,急事就打我电话!我开了震动模式能收到的!
其实言未迟哪有什么急事能找顾若呢……她只是想找个借口和言未迟聊天罢了。
作为游客与学者,一老师一学生走在最后,等两人到寺庙中时,大殿中已经跪满了赤足的傣家人。顾若昨天见到的佛爷盘腿坐在上首,眼帘低垂,口中缓缓念诵着顾若听不懂的词句。
经文发音饶舌又冗长,其中夹杂了很多难读弹舌音,听得顾若一阵头晕,而密密麻麻跪满了整个殿堂的傣家人神情愈发虔诚。
“老傣文。”她听见耳边导师极低的一声叹息,“可惜你不跟我学上座部佛教,不然老傣文和巴利文你也是要学的,算了,什么学生都是缘分。”
自己显然是段孽缘。顾若背后一凉,笑容都尴尬了起来。她可没什么语言天赋,一门英语就学得她痛不欲生,可别说学什么纯粹作为典籍用语的老傣文与巴利文了……
诵经声弥漫于殿堂的每个角落,绕梁不绝,顾若跟着导师站在一边,腿都站麻了也不敢动。如此反复念诵了近一个小时,听得顾若口干舌燥时,上首的佛爷诵经声戛然而止。佛爷率先起身,人群中随之站出一个高大男子,他向佛爷行了一礼,然后出口又是一串长长的饶舌的傣文。
导师低声给茫然的顾若解释:“这位是‘波章’,波章代表了什么角色,你知道吧?”
顾若恍然,“波章”是世俗百姓的代表,是百姓与僧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她回想着以前看过的文献,大概猜测现在是到了“波章”代表世俗向“神圣”通报所施财物与所行功德的环节了。
佛爷点了点头,伸出一只手来,这仿佛是某个信号,殿堂内挤挤挨挨的人群各自从脚边拿出两对蜡条,一对拿至佛前,排队点燃,插进香炉,一对则在脚边点燃。无数火光顿时将正殿照得光明无比,朦胧的光晕照在佛像金身上,几乎让人不能直视了。而前来赕佛的人们身前已经放置了一满一空的两个盛水容器,橙红明亮的点点烛光跃于水上,十分耀眼。
佛爷又说了什么,还是顾若听不懂的傣文,于是所有人都一手合十,一手握住面前那只盛满水的杯子,水一滴一滴滚入空杯之中。而每个滴水人面上都平静而温和,唇角带着微笑,眼中满是虔诚。
“滴水回向……”她喃喃,殿中实在是太过庄严肃穆,她甚至不敢再问导师能不能拍摄了。
水滴完了。
佛爷微微晃动身子,坐直了,开口吟诵:“karaiyamettāsutta,karaiyam-attha-kusalenayantasantapadaabhisamecca……”
他的声音似乎与之前比又发生了变化,十分低沉,如水一般流淌而过,虽然还是没什么音调变化,但带着说不出的奇特韵律。
“善于行善并且希望得到安祥的人应如是做:
“能干、直接、正直、温顺、温和、谦虚、
“知足、易养、少管事、生活简朴……”
导师也跟着低低诵念起什么,因为声音太轻,顾若死命支楞着耳朵才在大佛爷的念诵声中听清她在说什么。
《滴水经》的汉译。
顾若的表情一秒变得一言难尽,不由轻声提醒她:“导,你别忘了你可是党员……”
导师冲她微微一笑:“职业病,论文写多了就是这样的。”
顾若:“……”
诵经结束,佛爷举步而出,人群跟着佛爷连成一条长龙,水流被缓缓倒入大殿外的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