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下了一整夜的雨,早上起来的时候,外边还淅淅沥沥地飘着雨丝,昨天晚上又冷又潮,林秀英担心兔子冻死,直接抱进了家里,此时正躲在柜子旁边窸窸窣窣地吃着干的苜蓿草。
前两天还热得人喘不上气,今天就突然冷成这样,赵小霜本来想出去摘点院子里的菜,一开门就被冷风给“顶”回来了。她又翻箱倒柜地找了件林建业的旧外套穿上,这才去院子里摘了点茄子和小白菜回来。早饭大家就热了几个玉米面的窝窝头,赵小霜又做了一个鱼香茄子和炝炒小白菜下饭。
吃完饭后,林秀英拿了软尺给几个人量了尺寸,记下了肩宽胸围和胳膊长度,就准备开始做衣服了。
前几天买的梨子放了几天,已经完全熟透了,外皮金黄,离得近了还能闻到梨子的香味儿,现在外边下雨出不了门,正好把这些梨子煮了做秋梨膏。
赵小霜把梨子都削了皮,切成细细的小块,又放进大盆里,用擀面杖把梨肉捣碎,不加水直接放进锅里煮,期间加入去核的红枣和罗汉果,还有山楂片和陈皮熬煮。因为已经开始降温了,赵小霜担心秋梨膏太寒,又把生姜皮刮掉切沫,用纱布挤了一些姜汁进去。
等梨汤的颜色变深,梨肉都煮到快化了,就关火晾凉,用纱布把残渣都过滤掉,再重新回锅里小火煮,加少量的冰糖提升风味,煮到浓稠和冒小泡的时候,就可以装罐子密封了。
喝的时候用干净的勺子舀两勺,温开水冲开搅匀,喝起来甜甜的,又有梨子的香气,还有陈皮和山楂疏肝理气,帮助消化,这几样食材搭配着喝润润的,又不会太腻,非常适合秋天干燥的时候来一碗。
屋外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了,昨天安静丽让赵小霜再去一趟钢铁厂接受调查,赵小霜准备把灌腊肠的材料都备好了再去,她都琢磨腊肠琢磨了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有空去做,今天说什么也得给它做出来。现在有自行车了,去钢铁厂也就四十来分钟,也不会耽误事儿。
赵小霜把肥瘦相间的大块猪肉去掉猪皮,切成小块,腊肠的馅儿不用像饺子一样剁那么碎,反而要保留一些肉块的口感,这样吃起来才更香。她按比例往猪肉块里加了花椒粉、细盐、胡椒粉、白糖,分成两盆,其中一盆加上不同干辣椒磨成的辣椒粉,搅拌均匀,最后倒上高度白酒腌着。
这个时候的肠衣基本上都是用猪小肠来做,赵小霜早已经把小肠泡了一早上,现在换了水用盐和淀粉反复搓洗了几遍,直到水再怎么洗都是干净的,这小肠才算洗好了。赵小霜又用筷子小心地把小肠里没有处理干净的油脂戳掉,再用刀背刮一刮,把外层的膜扯掉,肠衣就算做好了。
赵小霜又加了一些白酒进去腌制去腥,告诉林秀英半个小时以后拿出来洗干净晾干,就收拾着准备出门去钢铁厂了。
林秀英给赵小霜翻出来一条薄线裤,虽然赵小霜坚持说不冷,林秀英也还是硬让她穿上了,还让她回来的时候路过国营商店买一些塑料纽扣和浅色的棉线,林建业又让她带点蜡烛和火柴回来,现在天黑得明显比夏天要早很多,煤油灯不够亮,家里的蜡烛也基本上都快用完了。
赵小霜一一记下,把庄白川送她的东西也装到斜挎包里,头发重新梳了梳就骑车出门了。雨后的空气清凉又清新,夹带着树木青草的味道,路边的树也好像一夜之间变黄了,赵小霜悠闲地骑着车,感受着秋天的凉意。
到了安静丽的办公室,里边已经站了好多人,除了那天的大领导,还有几个陌生的面孔,见赵小霜进来,安静丽从抽屉里拿出来一沓盖了各种单位的发票,都是赵小霜之前采购物品在国营商店开的,盖上了红彤彤的章。赵小霜也从斜挎的包里拿出了野板栗和家里仅剩的一点红油底料,放到了桌子上。
安静丽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为首的高个子中年男人检查了发票,又把赵小霜带来的原料检查了一遍。旁边的大领导摆了摆手:“我都说了,不是饭菜的原因,我们当天都吃了她做的菜,没一个有事的。”
高个子也点了点头:“确实没有问题,辛苦你了同志,你可以走了。”
赵小霜还以为要走好多流程,没想到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时间还挺早,她准备先国营商店把纽扣蜡烛买了,再去造纸厂找一下庄白川,把雪花膏和麦乳精都还给他。
刚出大门,就听到后边有人喊她:“同志,小同志!等一下!”
赵小霜扭头,是小峰的爸爸,她转过身:“怎么了领导,是还有什么材料要提交吗?”
大领导摇了摇头:“小同志,我叫张海,是冶金工业部的,这次非常感谢你救了我孩子,你有什么需要,我一定帮忙。”
“领导,您太客气了,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袖手旁观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张海却仍然坚持,大有一副赵小霜不提要求就不让她走的架势,赵小霜想了想,“领导,我还真有件事需要您帮忙,我听安厂长说您是从川阳市来的,我想去川阳市的国营饭店学习一下,增进一下厨艺,您能不能帮我开个介绍信呀?”
这个时候还没有身份证,一般人出远门都需要所在的单位给开具介绍信和身份证明,赵小霜贸然要去川阳市,公社不一定会给她开,想来想去,还真是只能求助眼前的这位张海领导了。
张海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我可以帮你开一个学习会议通知,你拿着这个通知去找街道办或者公社开介绍信就行。你把你的地址给我,等我回去川阳市给你邮寄。”
林家庄里没有邮电局,上次大队在川阳市订的《农作物种植指南》辗转了三个月才送到铁泉庄的生产队,赵小霜想了想:“领导,您就寄到钢铁厂吧,我到时候来钢铁厂取。”赵小霜从包里掏出来本子,撕了一张纸写上自己的信息,交给了张海。
离开钢铁厂,赵小霜去了国营商店,两个售货员仍然是眼高于顶的模样,赵小霜忘了问林秀英要买什么颜色的扣子,于是照着布的颜色买了两包,又拿了一捆用旧报纸包着的石蜡蜡烛和几盒松火牌的火柴,这些东西不限量,也不需要票证,赵小霜一共花了一块七毛三分钱。
日用品的旁边就是文具,赵小霜看到柜台里放着一个用硬纸盒包装的湖蓝色钢笔,笔身有漂亮的光泽,旁边还配了一瓶鸵鸟牌蓝墨水。赵小霜看了一会儿,准备买来送给庄白川,以感谢他之前救了自己姓名的恩情,从此以后,他们就互不相欠,也就不用再见面了。
这支钢笔是英雄牌100钢笔,要整整20块钱,鸵鸟牌的墨水是一起售卖的,一瓶是一块钱。赵小霜带的钱刚好够,她爽快地付了钱,让售货员把钢笔和墨水包装起来。
看了看门口的大钟,时间还早,她又上楼去服装部逛了逛,最近已经上了很多秋装,这里的衣服不如百货大楼的多,最多的还是厚一些的劳动布外套,还有一些圆领的针织毛衣,混纺羊毛的一件都要13块钱,旁边的纯羊毛针织围巾一条也要5块钱,赵小霜不经咋舌,这年头的成品衣还真贵,这么普通的款式,颜色也普普通通,甚至没什么钩花,就要这么多的钱。看来让林秀英做衣服来挣钱这法子还真能行得通。
赵小霜又下楼去买了十斤不同颜色的毛线,纯羊毛的毛线比较贵,也容易缩水,赵小霜直接买的两块钱一斤的混纺毛线,十斤毛线能织四件毛衣,还能再织个围巾和手套出来,如果直接买成品的,四件毛衣加围巾手套差不多要60块钱了,这下又省了一大笔钱!赵小霜沾沾自喜了一阵估摸着庄白川也快下工了,就把东西都收好骑车去了纺织厂。
赵小霜上辈子在这边住了半年多,又经常去厂里给庄白川送饭,对纺织厂的布局已经十分了解了,她骑车到了西门,找了个树荫等庄白川下班。
下工的铃声响起没一会儿。工人们就陆陆续续从厂里出来了,纺织厂的西门是个小门,大部分职工一般都从北门直接回到家属楼,而庄白川下班以后总是去阅览室借一本书,再从西门到水库看书,上次也是因为庄白川在水库附近看书,才碰巧救下赵小霜的。因此西门的人本身也不多,庄白川一出来就远远地看到了枫叶下的赵小霜。
秋天的枫叶已经渐渐染红了,赵小霜穿着藏蓝色的劳动布外套,下身穿着同色系的长裤,普普通通的打扮,却在身后一片火红的枫叶林里显得极为突出,阳光似乎也在偏爱她,轻轻地洒在了她的肩膀上,让她整个人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
庄白川看着赵小霜出了神,仿佛怎么都看不够似的,直到赵小霜挥手朝他走过来,他才反应过来,赶紧朝着她走去。
赵小霜把包装好的钢笔和墨水递给庄白川:“庄同志,非常感谢你救了我,落水那次也是,我爸来闹事那次也是。我想你在造纸厂应当不缺本子,这个钢笔是我刚从商店买的,送给你。”
庄白川拆开了盒子,里边湖蓝色的钢笔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亮眼好看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又听到赵小霜说:“这些还给你,以后我们就两清了,不要再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