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早已等在此处,一见薛宝钗便激动的上前,亲切的叫着:“妹妹,你可来了。”
薛宝钗抬眼一瞧着,比起年岁尚小的林黛玉史湘云和三春姐妹不同,贾元春看起来正是十八九岁少女的模样,青春貌美,着实亮眼。
带路的宫女对着贾元春道:“贾女史,我将人带来了,你们先说这话,我去一旁坐一会儿。”
那人竟然是替她们守路去了,无论她们是不是亲戚关系,一个是冲着圣上来的国公府的小姐做了宫中的女史,一个却是努力进选当了郡主的伴读,这会儿子要是叫人看见她们在一处,多少是不太好的。
这也是薛宝钗之前推脱的原因,谁知贾元春这般心急,竟然就等不及了,一听到薛宝钗已经当选了福安郡主的伴读,就迫不及待的要见她。
贾元春眼里已经有了泪意:“妹妹是叫宝钗吧?姨妈可还好?是何时来的京中?”
薛宝钗道:“去年从金陵出发,因待选之事入京,我母亲安好,因着寡母孤儿的,得老太太留下,如今正住在国公府里,劳姨娘和姨父看顾了。”
贾元春欣喜道:“一家人住在一起,这正是叫人高兴的事。”
她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入宫也已经好些年,虽然因着圣上和太上皇关系一般的缘故,她当初也做好了被冷落的准备,可没想到这一做宫女便做了这么多年。
即便如今被人叫一声贾女史,不知道她身份的人巴结她,知道她身份的人虽然面上不给她难堪,但背地里多少嘲笑和看不起,她也是深知那滋味的。
可是这一切却没有办法和别人诉说,在这深宫里,她甚至不敢与人交心,只剩下对家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贾元春继续问道:“老太太可好?”
薛宝钗回答道:“老太太身子尚好,也惦念着大姑娘。”
薛宝钗不过与林黛玉和三春姐妹偶尔一玩,并不怎么喜欢和贾府的交际太深,哪里会往贾母身边凑,贾老太太身体康健如今是一定的,只是有没有总是惦念贾元春她却是不知道了。
不过这么说话总是没错的,薛宝钗进宫前王夫人和贾母并没有找过她,想来也以为凭她的身份,来待选不过是走个过场,哪里想过她竟然能被选中呢。
贾元春又是落泪了,虽然连忙抬手擦了擦眼睛:“还有我的幼弟宝玉,我进宫时他还小,也不知道如今如何了。”
薛宝钗又将贾宝玉的事捡了一些说给她听,说林黛玉入了府中,同贾宝玉和三春姐妹一起住在碧纱橱中,一同进学一同玩耍,当然,她并没有说自己一住进贾府,老太太便叫三春姐妹搬出了碧纱橱,只留贾宝玉和林黛玉住着这样的事。
说罢,薛宝钗拿出了一个荷包塞到了贾元春手中:“这里是一些身外之物,大姐姐在宫中呆的久了,也不知道需不需要打点什么,因我入宫之时以为自己并不会入选,是以母亲只叫我准备了这一个荷包,若是有机会见到大姐姐,便给你,有备无患。”
只是这话圆不上先前说的贾母对她甚是惦念的话,要是薛宝钗真心冲着不落选来的,贾母和王夫人怎么都要拜托薛姨妈一番,叫薛宝钗找机会见见贾元春。
只因当初薛宝钗和薛姨妈一家表现出并没有什么的样子,以薛宝钗皇商的身份,就算她再怎么钻研也难以入选,所以贾母和王夫人都没将她入宫待选之事太放在心上,在她们看来,薛宝钗落选才是正常的。
不过这次薛宝钗铁了心要入选,不仅说动了薛姨妈支持她,让薛蟠替她打点,还让薛蟠去走了水二爷的门路,虽然水二爷如今并不在京中,但是留下了人联络,薛蟠厚着脸皮求上门去,水二爷不知思考了什么,也没有拒绝,并且还回了话说会帮忙传话。
要知道,薛宝钗的身份本不够格入选第三轮中的,她能到福安郡主身边,恐怕少不了水二爷的出力。
薛宝钗并不想将这些话解释得太清楚,贾元春即便心中有疑惑,但她不知道的事情太多,所以也没有办法问什么。
薛宝钗道:“元春姐姐,不知道那位带我来的宫女是何人?我怕在这待的时间久了,叫人怀疑。”
那位宫女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便是第二轮结束的时候她来替贾元春传话,而第二次便是这次她带薛宝钗来见贾元春。
薛宝钗不知道她是何人,总觉得心里不安稳,贾家终究是要被圣上清算的,这和薛家不同,薛家是商户,最多有些利益勾联,可贾府不一样,那是圣上权柄的角逐,圣上不可能放过贾府的。
除非贾府也向圣上投诚倒戈,他们做不到,因为不仅有他们自身,还有贾府的姻亲和各类关系,不是说能断便能断的,所以也只能以向圣上送妃子的方式。
可一个女人,难道就能左右得了圣上吗?那是不可能的,那不过是贾府一厢情愿的想法,就如同贾元春被贾府一厢情愿的想法送入了宫,可如今也不过是女官,不是妃嫔,能不能成为妃嫔,也得看圣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