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只觉得心好痛,胡亥呢,他要再揍他一顿出出气!
评论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心有所感,这首五言小诗言辞简洁,却又慷慨激昂,不知是何人所做。
“失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多次被天幕提到是很高兴,但我想要的是出将入相,匡扶社稷,不想只留下几首诗文啊。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后世居然还记得我的诗。
杜牧:你是不是针对我!
王安石:有感而发,有感而发……
天幕下的人看着评论区的热闹,不由得感叹,不愧是西楚霸王项羽,仅仅是怀古诗都能打起来。
也有很多人不甘示弱,将自己的诗文亮出来。
李白:“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作为在项羽之死上出了一份力的当事人,汉初群臣也是感慨万千。
陈平:“项王礼贤下士,所以有很多人依附他,但他是却不能知人善任,赏罚不明,只相信自家的亲人,依附他的人就会纷纷离去。”
王陵:“陛下虽然对人态度轻慢,但却赏罚分明,对功臣十分优厚。而项羽却嫉贤妒能,有功的人被他忌惮,打了胜仗也不想奖励部下,所以才会失去人心。”
有人偷偷的打量着王陵,没想到你这老小子这么会拍马屁,汉王对功臣优厚!你这话敢当着韩信的面说吗?
陛下有需要的时候会大方的给功臣封侯拜将,但一旦腾出手来,等着他们的就是一个个被削。主打一个实用主义!
司马迁,“项羽以霸道征服天下,却不讲信义,以下犯上,放逐义帝,不得人心,他的失败不是天意,都是他咎由自取。”
苏洵:“项羽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
……
先秦的人都是第一次了解项羽其人,与后世复杂的感受并不相同。
扶苏请教始皇:“父皇,您怎么看项羽此人?”
始皇:“是个英雄,只是更适合做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不适合参与政治。他与韩信一样,被刘邦、张良、萧何等人耍的团团转。”
扶苏:“那……父皇要招揽他吗?”
始皇:“扶苏,你要记住,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只要朕想用的人,他就要乖乖为我所用,若不然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扶苏心里虽然不赞同父皇随意杀人,但他也不想当众反驳父皇。天幕上那个扶苏的经历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在他重塑三观之前,可能都无法坚持自己的主见了。
少年项羽沉默了,他没有想到这就是自己的结局,英雄末路,自刎而死!
项梁及时拍醒了他,“阿羽,不要胡思乱想,这是另一个人的结局,但绝不是你的。”
项梁心中的天平又向秦皇倾斜了一些,若是终究不能复兴楚国,他也要为项家子孙后代寻一条出路啊……
汉初人杰
【西楚霸王项羽就这样死了,留下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传说,也留下了英雄陌路的遗憾。】
【此战后,韩信的名号响彻天下,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对于刘邦来说,韩信的作用就是制衡项羽,如今项羽都死了,留着韩信还有什么用。天下诸侯尽归汉王麾下,他已经不需要一个能横扫天下的兵仙军神了。】
始皇叹道:“刘邦韩信都没有退路了,他们之间必有一死。”
王翦叹了一口气,“为人臣不知进退,岂能见容于君王!”
当年,他带着秦国绝大部分兵力在楚国与项燕对峙,以慢打快,稳扎稳打。他知道始皇信任他,但这份信任是不能考验的,所以他时常上书给始皇讨要金银田宅,就是想让陛下安心。陛下也明白他的用意,始终没有对他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