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改造地府计划 > 7080(第8页)

7080(第8页)

在皇家园林与民生的取舍方面,我们一般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最完美的选择,所谓古之先王苑不过百里,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上古先王都将林苑修在极为偏僻遥远的地方,既不打搅民生,也不妨碍必要的军事演习,两全皆得其美。

当然,后世皇帝的德行是比不上先王了,所以不得不在两端之间做出抉择;要么效法汉高、汉文,压缩林苑扩充百姓田地,苦一苦军队让百姓修养生息;要么效法秦皇汉武,压缩田地扩充林苑,苦一苦百姓让军队打几个胜仗。两样都有好处,两样也都有弊端,彼此争论不下,都是自然之理。

不过,事实上这世界上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上面两种都不沾的可能——皇帝的园林压缩了,百姓的田地也压缩了,但腾出来的土地全部让中间的豪强世家拿走,于是国力也倾颓民生也崩溃,苦一苦军队的同时再苦一苦百姓,上下都输了个干干净净。

让所有人都满意很难,但让所有人都痛苦就很简单了,是吧?

在皇帝微服私访,驾临方士密室的那一天里,东市市集的父老们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当天早上开门做生意的时候,东市市集里就已经涌出了不少精干的差役,便衣穿行于人潮之间,有意无意地将闲杂人等与方士的店面隔开;而见过世面的长安市民也很透彻,清楚这多半又是哪位贵人到访,所以都远远的避开,绝不轻易沾边——以他们过往的经验,贵人们在市集里最多也就呆上一日半日,自然会动身离去,如果自己识相一点,搞不好还能在临行时混几个赏钱呢。

不过,这一回的发展,却远远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附近的百姓在家里躲了小半个时辰,就听到外面人喊马嘶,一片骚乱;隔着窗户远远一望,只见数百持械壮汉从四面涌出,挥舞棍棒驱散人群,居然将市集给团团围住了!

刀剑在前,没人敢于反抗;偌大的市集两三刻功夫就被全面清场,只留下一片狼籍;四面鸦雀之声不闻,唯有缇骑手持利刃,来回巡视,禁止任何人出家门一步。

这样无形无声的恐怖高压持续了将近两炷香的功夫,直到寂静中辘辘声响,一辆红黑色的小车急速驶进空旷的市集;而沿途小心躲避的住户商家从窗子里瞥见,不觉更添了几分惊恐——他们认得这辆小车的规制,知道这是皇后宫中御用的小马车,但以皇后之尊,为什么会骤然降临此处?

椒房殿的小马车驶入市集之后再也没有驶出;而接下来半个时辰之内,商家们又认出了丞相府的马车、御史大夫府的马车、卫尉的马车,以及——以及太子青宫的马车。

乖乖,这到底是什么阵仗?

这些足以动摇整个帝国的车辆逐一驶入东市,却没有传出任何消息;压抑的气氛持续了足足一日,稍有见识的人都惶恐不安,内外屏息凝神,仿佛都在忍受一场狂暴风浪前慢刀子割肉的宁静。

然后呢?然后什么也没发生。

这是很自然的。你可以非议皇帝的残暴凌厉,但绝不能质疑他的政治手段。早在元朔元年的时候,为了给汉匈战争腾出足够的政治余地,天子就已经下重手剪灭了朝堂上一切可能有危险的潜在因素;于是乎百官噤声而天下震恐,京城已经绝不存在什么敢于悄悄搞小动作的狂妄力量了。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这一天就是震惊——恐惧——等待,最后又亲眼看着那些开进去的马车又一辆一辆的开出来,而跟在最后的居然是天子的车驾;皇帝衣着一新,高高骑在骏马之上,由数十骑兵拱卫着出了市集的大门。

可能是因为事出突然,除了加派人力看管以外,沿途房屋并未清理。所以缩在屋檐下的商家们惊鸿一瞥,还能看到马背上皇帝的表情——于是倒吸一口凉气,刚刚放下的心立刻又提了起来。

那个表情……怎么说呢?二十年前窦太皇太后因为年幼的皇帝试图抢班夺权、“勿奏事东宫”而悍然发难,罢免赵绾、王臧,调换丞相,几乎将天子一手架空;天子百无聊赖,只能游猎以自娱;而当时天子带人出京游猎时,脸上的表情,差不多就与现在相仿。

……天杀的,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好不好?

折返回宫的皇帝在宣室殿内独自呆了半日,终于于当天下午召见了同样在市集苦熬许久的重臣。按理来说,在一头栽进木门并莫名其妙消失了一日之后,天子应该给焦急的群臣们一个合理的交代;但出乎意料,他只是面色冷淡,含混的以“奇妙幻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借口糊弄了过去,然后生硬转移话题,忽然要求丞相和御史大夫开始抽调人手,拟定计划,预备着在战后丈量关中的土地、统计各处的矿藏。

丞相公孙弘心中咯噔了一下,没有立刻回话。当然他也不好回话,因为“度田”自古以来就是得罪人的差事;丈量了田地后记录在册,很多私下兼并的事情难免就要曝光;可是吧,有资格在关中兼并土地的都是贵戚显要,得罪了他们的话,似乎……

似乎什么,公孙弘已经来不及细想了;因为看到他没有立刻回话,皇帝的脸色已经变了——非常细小,非常微妙,但公孙弘立刻闻了出来。

他只能赶紧低头:

“臣昧死敢请,如今尚在战中,是否……”

“战争已经快要结束了。”皇帝直接打断了他:“现在丈量一下土地,也方便日后赏赐有功将士,丞相以为可否?”

这还能说什么?公孙弘把脖子一缩:

“唯。”

一般来说,丞相答了是也就可以了;但皇帝却绝无善罢甘休的意思,而是转过头去,一一扫视:

“御史大夫以为可否?”

张汤:“……唯。”

“大司农以为可否?”

郑当时:“……唯。”

逐一点名完毕,漠然的皇帝陛下径直起身,只丢下一句话来:

“既然都答应了,那就好好干吧。”

——如果不好好干的话,哼。

第76章

如果说皇帝折返时的脸色只能叫难看诡异,那地府老登再次穿越大门返回漠北军营之后,脸上的表情就实在不能用语言来描述了。因为在返程之时,穆祺到书房用了用电脑,从资料库里弄出了东汉末年更多的细节;比如他就搞明白了,这一回他们在金谷涧看到的亭台楼阁,多半是弘农杨氏的产业。

“弘农杨氏?”

“最清贵显要的士族之一。始祖是高皇帝时的赤泉侯杨喜。”这是基本常识,穆祺记得很清楚:“因为世传经学,所以在东汉时大为显贵,号称‘四世太尉’……”

老登的脸黑了下来。他花了半分钟才记起这位“赤泉侯”的具体身份,又花了半分钟记起了这位赤泉侯的具体功绩——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汉军上前争夺尸体,这位杨喜眼疾手快,捞到一条大腿,因此战后裂土封侯,有了一千九百户的食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