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兄所言甚是,是小弟无知,若是真个这般修行,只怕是后患无穷。”
铁手则是面露古怪神色。
不同于对初出茅庐,对江湖掌故所知甚少的段誉,身为诸葛神侯弟子的他,颇为了解逍遥派的武学风格,知道此门中人皆是讲究轻灵飘逸、闲雅清隽。
上至逍遥子这位祖师,下至享誉武林的逍遥三老,皆是以功力雄浑、招式精绝闻名,又何尝有什么炼体术了?!
不过,铁手转念一想,如徐兄这人物,不也是勤修炼体一道,谁说炼体就不能风姿卓然、飘逸出尘了?
念及此处,他又有些不确定了。
铁手还是将信将疑,无崖子在洞穴中,则是恨不得一口血吐出来。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有人能够这样解释“北冥神功”!
而这个人,还是他无崖子心中内定的传人!
想到此处,无崖子原本就枯竭的气血更是一阵阵上涌,直冲天灵,令这老人头晕眼花,一时难以言喻。
徐行见段誉这般模样,甚至还微微一笑,反过来安慰他:
“小段啊,你毕竟是初出茅庐,见识浅薄,行偏踏错也正常。
只不过,武学修行,毕竟是关乎性命的大事,还是要慎之又慎,万不可轻举妄动啊……”
听到徐行这充满关切的说法,段誉眼里崇拜之色都要溢出来了,连连点头,铁手虽然面不改色,却暗自腹诽不已。
你也配说什么“慎之又慎,不可轻举妄动”。我看你练功的时候,都是恨不得一本功夫正反练上四五遍,又何时考虑过这些了?
等无崖子终于平复气血,准备开口纠正徐行的错误观念时,就听这人又自信满满地开口道:
“逍遥派的逍遥二字,便是来源于逍遥游一篇,你们两位都是熟读经书之人,自然知道,在‘逍遥游’一文中,‘北冥’只不过是个地名而已,根本无足称道,而真正重要的是……”
说到这里,徐行顿了顿,用期待的目光,看向铁手和段誉。
这正是他当年教导武馆弟子时,总结出来的方式,不把话说完,而是留半截,激发弟子们自我思考。
这样得到的答案,他们就会记得越发深刻。
很显然,段誉就是一个相当合格的弟子,一听徐行顿了顿,便不假思索地道: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真正重要的,北冥中的鲲鹏!”
徐行微笑颔首,目露赞许神色。
“这就对了,北冥不过是孕育鲲鹏之所。”
得到“徐老师”的嘉奖,段誉神情越发兴奋,也倾听得更加认真。
徐行见段誉如此认真,便娓娓道来:
“你想要化身归墟海眼,以身承天地之力,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事,甚至于归墟海眼是否真正存在,都要打个问号。
光看刚刚那座大阵,不也要以整座无量山的草木灵力作为依托?
所谓逍遥,便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可想要御六气,以肉体凡胎可能成?
哪怕不说这‘乘天地’的无所待之境,哪怕是御风而行、犹有所待的列子,也是‘入水不濡,入火不热’的真人。
所以,唯有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才能一去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想修成‘乘天地,御六气’的无所待之境,便要成为比鲲鹏、真人都要更伟大、更超然的存在!
这种生命层次的提升,才是‘北冥神功’的关键,以及‘逍遥游’的真谛。”
得出这个结论后,就连徐行自己,脸上也显出些自得之色,心中暗道:
“果然不愧是混合世界,不仅六脉神剑有变化,就连北冥神功也有颠覆性的改变。
还好我这些年来,都专注于武学,如若不然,可能还窥不破其中奥秘!”
想到这里,徐行胸中陡然升起一股浓郁的成就感。
即便是对他来说,破解“北冥神功”这种高深法门,也是一件足以自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