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他们就不会统一口径,他们就会互相猜疑,对方是否说了些什么,不利于自己的。
李耀安先关押着他们,自己先去了灾民营地打听。
他带着温和的笑,没有穿官服,只穿了一身平民百姓的衣服。
他走近那些在熬粥的妇人,不经意的打听,被他听了不少的八卦。
然后他又和灾民中的读书人一起干活聊天,又得到了读书人们知道的情报。
这两天,他就四处乱走打听,看得其他人一脸雾水。
等所有户籍账册到了,他又乖乖回了营帐,跟户籍账册较劲儿。
杨西宁醒了后,见李耀安忙得头也不抬,只好加入进去。
“幸好我阿娘教了我看账本,不然这些东西,可真是让人看不懂。”杨西宁一边扒拉算盘珠子,一边下笔记。
李耀安翻了页账册才道:“西宁你累了就休息,这些不着急的。”
杨西宁才不信不着急,不着急他李耀安能这么忙?
眼下都青黑了,又不敢让其他文官读书人进来帮忙,就怕这人与朝中某人有勾结。
杨西宁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也不再说话,继续死磕账册。
两人忙活了十多天,李耀安还时不时需要出去看看外面黄河大坝的进程,还有故址重建这个也要提上日程。
大水过后,农田房舍全部都毁了。
李耀安怕木材不够,就提倡用土砖建房。
因为起先就登记了人口村落,李耀安提了个大概,就让各村落负责人去处理这事儿。
若是村民中有不服的,可来营地找官员做主。
李耀安也吩咐了跟来的文官,至少有一人得带人出去巡视,以免争执和不法之事发生。
乱民建堤坝,灾民重建家园,每个人都忙碌得很,自然也无暇顾及李耀安在营帐中做什么。
半个月后,账册户籍都理清楚了。
李耀安放了几个有心为民,却被上官压制的官员。
其他官员,见有人出去,以为他们是因为交代了什么才被放的。
各个闹着要见李耀安,大河府知府沉着脸缩在角落里。
看着其他人张牙舞爪,挣扎着想要坦白的样子。
对于官员的审理,对李耀安来说就轻松多了。
他有来自灾民中的情报,又在账册户籍中查到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