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色微明,晨雾还未完全散去,城北集市便已热闹起来。
小贩们挑着担子,吆喝声此起彼伏,各种货物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集市一角,几个报童怀中抱着还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杂报,
穿梭在人群中,大声叫卖着:
“最新杂报,新鲜出炉啦,有淮南王新政大事!”
这一声声叫卖,如同磁石一般,瞬间吸引了众多百姓的目光。
大家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着。
“小娃,这杂报上真有淮南王新政的事儿?”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满脸期待地问道。
报童用力地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爷爷,真有呢,可详细啦!”
“那给我来一份!”
老汉连忙从怀里掏出一个铜板,递给报童。
其他百姓见状,也纷纷掏钱购买,
不一会儿,报童怀中的杂报便被抢购一空。
那些没买到的百姓,满脸懊恼,拉着买到的人一起看。
买到杂报的百姓们迫不及待地展开,目光紧紧地盯着上面文字。
有人喃喃念叨着,
“淮南王新政,旨在广开财路,兴建诸多工坊,以促大乾经济繁荣。
工坊建成,可吸纳无数百姓做工,让大家都有活干,有饭吃。
同时,对大商贾以及权贵征收重税,以充盈国库,用于民生建设,
而对于普通百姓,实行免税之策,减轻负担。。。”
看到这里,百姓们纷纷点头称赞,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
“这新政好啊,要是真能实行,咱们的日子就有盼头啦!”
一个中年汉子兴奋地说道。
“就是就是,那些权贵,平日里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是该让他们出出血了!”旁边一个大妈附和道。
有人接着念叨:
“或有言,新政推行,或触动部分人利益,恐引动荡,
然淮南王心怀天下,何惧艰难险阻。。。”
虽然最后对新政可能面临的阻力进行了提及,
但百姓们都看得明白,这新政分明就是对他们大大有利的好事。
“哼,那些反对的人,不就是怕刀砍到自己嘛,他们才不会管咱们的死活!”老汉气愤地说道。
“对,支持淮南王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