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桃花源吧 > 第21章(第2页)

第21章(第2页)

“我现在是身兼俗务、护法二职啊,难道不该领双份道禄吗?”

“道门有规定,不能一次涨两级,下次再说吧。”

“那我不等于白干一份工?那再批给我几枚百年愿力的古钱也行。”

“玄穹啊,亢龙有悔,谨记!谨记!”

玄穹失望地吐出一口气,倒是旁边的婴宁听说他要留任,大为欣喜,狐狸尾巴摆来摆去:“你若是留下来,我也多在桃源镇待一阵,反正十四姑可不会赶我走。”

旁边那几只妖怪听到,也喜不自胜,纷纷庆幸玄穹没收饯别之礼,不然真是亏大了。

云洞把宝诏交给玄穹,玄穹签收画押,走完全部流程,正要往衙门里存,云洞却眯起眼睛,看向婴宁蹲着的那一块告示牌。

“玄清的秘册,就是在这里发现的吧?”

在得到玄穹确认后,云洞走到木牌跟前,眼皮微微抬起,伸出手去轻抚木牌表面。婴宁知趣地跳下来,站到玄穹

身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云洞轻声吟了几句,语气微弱,带了一丝哀伤,又有三分欣慰。

“云洞师叔,你若没有紧急公务要处理,回去之前,不妨跟我去个地方。”玄穹道。

“什么叫紧急公务?”云洞回头道。

这一老一小,从桃源镇来到了平心观。云天之乱结束之后,道门特意动用了一次罗天大醮,把刘子骥的封印大阵做了修补。如今从这里远眺镜湖,湖面平整如镜,一如从前。

两人落在平心观前的小丘之上,云洞忽然注意到,在巍峨的刘子骥墓碑旁边,多了一块小石碑,碑后立有一棵巨大的桃树。云洞怔了怔,疾步走过去。他老眼昏花,走到近前才看到,碑面上书“玄清之墓“四字,下面还有一个落款:桃源镇诸民敬立。

“玄清师兄生前在桃花源用心,惠及良多,人人感念。这块碑是辛十四娘提议,猿祭酒书写,所有桃源镇的居民一起捐钱立的,就连老果都掏了点。”

“有心了,有心了……”云洞低声道。他伸出手去摩挲碑面的刻字,忽然道:“都说镜湖蜃气,可以让人临死前看到至乐至想的幻境。不知玄清他跌落镜湖殉道之前,脑海中的幻境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此刻的桃花源吧。”玄穹道。

云洞脸上的褶皱越发凹凸,如水面涟漪,再也抑制不住。

玄穹怕老人太过伤心,连忙又道:“玄清师兄的羽蜕无处可寻。不过他殉道于郁垒阵眼附近,魂魄很可能被阵眼里的桃树吸走。在启动罗天大醮之时,我请他们另外寻一棵老桃树,把原来那一棵置换出来,种在墓后。相信师兄在这里吸收愿力,承受香火,假以时日,也能成就一方守土神祇,不枉费他一番心血了。”

云洞“嗯“了一声,在树前趺坐,口中念念有词。玄穹知道这位老真人大概是要为他的爱徒加上一重庇护,可以加速凝结神魂,也不多言,默默后退了几步,转身去看镜湖。

在他耳边,刘子骥的呢喃再次响起。这一次,残魂的语气不再焦虑,缓和而从容,满是欣慰。不过玄穹听在耳中,发觉呢喃声还有一处和从前略有不同,似乎除了刘子骥,还多了一重年轻的声音。

那声音清越明朗,如眼前的镜湖一般澄澈,只有本心明真破妄之人,才能听得清楚。

(全文完)

后记

若单纯以动笔时间和停笔时间来衡量的话,这本书是我写得最长的一本,没有之一。

最早萌生这个想法是在2013年。彼时我还是个白天在公司上班、下班后埋头写稿,顺便给新生儿子换尿布的业余作者。是年夏天很热,在某一个闷热的夏夜,我出去遛弯儿,在小区门口遇到了片儿警老刘。

老刘那会儿四十多岁,脸比肚子宽,警服穿得一丝不苟,走在路上跟冲了澡似的。我在小卖店点了两瓶冰镇北冰洋,跟他闲聊了几句。我问他周末干吗去,他说孩子要考试了,去白云观烧个香。我一乐,说你们当警察的还信这个?老刘说嗐,就是个念想。我开玩笑说干脆在小区里起个道观,省得你跑那么远。老刘乐了,说那敢情好,管片儿要是有个道士协助,好多工作就好展开了。他给我讲了个事:附近有个小饭馆,消防通道总是堆放杂物,怎么教育都屡教不改。后来有个道长路过,说你这风水不对,挡了财运,老板连夜就给清干净了。

我听了这段子,哈哈大笑。老刘趁机偷偷把汽水的账结掉,转身走了。

我回到家里,仔细想了想,如果写一个道士管理居民区的故事,好像也挺有意思的?我打开电脑,噼里啪啦地把想法赶紧记下来。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没事儿就把它拿出来盘一下,但始终没有找到落点。道士与现代居民小区的结合,好玩是好玩,但总觉得哪里不甚协调,于是也没继续展开来写。

直到次年的春天。我淘到几本九十年代的《人民文学》,里面登了汪曾祺先生改写的《聊斋志异》,一下子把我的思路打开了。《聊斋》里的妖怪们本来就带着一股浓厚的烟火气,所以才透着亲切与可爱,汪老的改写让它们的人间味儿更足。那么,如果写一个道士受命去管理一个住满了妖怪的社区,不就合情合理、顺理成章了嘛。

我兴致勃勃打开文档,写了一段设定,把地点定在了桃花源,但很快又卡住了。这个道士又该是个什么形象?我先想到老刘,他的职业精神可以借鉴,肉体就算了,想来想去想不到。我手里还有别的书稿,就暂时搁置。

又过了一年,我搬新家。收拾书房时,我喜欢一本本顺手翻看。拆到古龙全集时,我第一时间拿起了《七杀手》。

《七杀手》里的主角柳长街,是我最喜欢的古龙人物。无论是这个名字,还是这个角色的风格,以及他的梦想,我都非常喜欢。柳长街是个小镇捕头,武功很高却寂寂无名,他胸无大志,只希望自己变成一条很长的街,两旁种着杨柳,还开着各式各样的店铺,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人走过,看他们生活,比做人更有趣。

我猜柳长街如果转世到桃花源,一定也很喜欢这里,便顺便记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光里,这个过程重复了很多次。只要无意中撞到、读到、看到什么好玩的细节,我就把它记下来,随手续写一段。我不曾把这篇东西拿出来示人,因为不想把它当成一个正式的创作,毋宁说是一个思维训练,或者说是一个放置类的休闲游戏。

就这么偷偷摸摸、断断续续地写到2024年,我愕然发现,它居然长大成人了,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胚胎变成了一个尚称完整的故事。就像我儿子一样,一个错眼,他就从一个粉嫩的可爱宝宝变成一个杠天杠地的中二少年。

比起我其他的历史题材作品,这本书没那么沉重,就是个小品级的东西。不过因为它的创作时间实在太长了,以至有意无意中,也保留了我这十多年来心境变化的痕迹。里面有些桥段,仍属于那个沉迷动漫、热衷游戏的年轻小伙子,飞扬而轻浮;有些桥段,却是中年人才会留意的现实,稳重而疲惫。我没有刻意修掉,让它保持着这种斑驳的风貌,就当是留住了我的人生年轮。希望读者朋友们也能在这部小文中,看到自己的年轮。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