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三国明君是谁 > 第182章 立后诏书(第1页)

第182章 立后诏书(第1页)

*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能再挤出来点儿。

世族豪强的底线同理。

不肯退让的下场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鸡已经被杀了,他们这些猴也成功的被吓到了。

天下初定,朝廷正是用人的时候,世家子虽然不是都精通君子六艺,但是读书认字的基本功都有,不是砍头的大罪陛下都会网开一面留他们一命。

手下留情,但是又没有完全留情。

世家子大多娇生惯养,也都是在繁华富庶的地方长大,让他们翻山越岭去人迹罕至的村寨学习耕种顺便给村寨里的幼童启蒙比直接要了他们的命还可怕。

胡乱教是不可行的,村民什么都不懂地方官却懂,他们出身高贵的世家子弟和基层出身的官员本身就不太对付,发现他们暗戳戳搞事情就不单单是发配到偏远边地劳动改造了。

新帝凶残,谁不听话就把谁挂在城墙上风干。

唉,都说世家大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怎么这时候没人联合起来反抗呢?

?出头椽儿先朽烂?,刀砍地头蛇的道理他们都懂,但也不能一直退让是不是?

行吧,别家不出这个头他们也不出,天塌下来有那么多世家豪强和他们一起扛,反正不是一家吃亏。

陛下要提拔寒门的泥腿子不假,但他们世家大族垄断经学数百年,哪儿那么容易让寒门子弟追上?

与其冒着挂城墙上风干的风险和新帝对着干,不如督促自家后辈争点气。

他们有几百年的家学传承,从小不操心吃穿只需要学习,长大后考试再比不过穷乡僻壤里冒出来的寒门泥腿子丢不丢人?

陛下打压世族抬举寒门已是定数,但是被打压的是世族这个整体,而不是某一个家族。

祸福相依,陛下刚登基正是缺人的时候,寒门没那么快填补空缺,在陛下培养出大量寒门子弟之前,这段时间就是他们的机遇。

他们世世代代为朝廷提供能臣良将,陛下要提拔寒门子弟已经在挤占他们的空间,他们要是再上赶着放弃那些本该属于他们的位置那才叫自寻死路。

世家大族迅速调理好心态,除去那些因为欺压百姓太过被抄家的黑恶势力,剩下的度过最开始的胆战心惊便立刻开始琢磨如何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发展。

其他地方的世家大族都调理好了,远在荆州的刘表调理不好。

他不信北方那么多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打不过一个荀氏,就算荀晔已经受禅称帝,但是只要他们能齐心协力,未必不能让荀晔成为下一个王莽。

现在能受禅称帝不算什么,他们刘姓支棱起来一样能推翻新朝三造大汉。

光武帝是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他刘景升是景帝子鲁恭王刘余之后,光武帝能做的事情他刘景升也能做。

一众亲信:……

自信是好事,但也不能这么自信。

荆州的州牧官署在襄阳城,襄阳地理位置优越,依托汉水顺流可去扬州逆流可去益州,乃是一统南方的绝佳位置。

他们家主公到荆州后先兵后礼,先将治下宗族豪强聚在一起出其不意的发难,将那些宗族豪强的部曲兵丁尽数收为己用,然后再拉拢剩下的宗族来站稳脚跟。

如果能一直这么下去倒也可以,奈何他们家主公的杀伐果断只出现在刚到荆州的时候,之后就是漂亮话说的好听但就是不行动。

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会因为主公的豪情壮志而激动,现在就算了,谁知道过几天会不会变成“时机尚未成熟,还得再等等”。

嘴上说着谋而后动,实际上却是一心自保,看着外面的战火连天会心动,让他去掺和他又不敢。

他们能怎么办?还能硬逼着主公做事不成?

为人主者,切忌多疑不决,他们家主公这、唉、不说也罢。

荆州本地能人不少,刘表这个州牧干的也不算差劲,荆州从最初的动乱震荡到现在的安稳太平他刘景升功不可没。

朝廷式微,宗族势力压过官府成为地头蛇,村寨城池聚族而居,有点家底的家族都会武装部曲称霸乡县。

为朝廷效力称之为世家,与朝廷作对的只能称之为宗贼。

荆州境内不肯归附刘表的宗贼被他派兵剿灭,愿意归附他的世家则成为他的亲信。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