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三国明君是谁 > 第92章 并州反击(第3页)

第92章 并州反击(第3页)

袁绍那儿肯定行不通,冀州幽州打的激烈,他在战事正关键的时候带兵叛离直接导致袁绍节节败退,这是袁绍忙于应对公孙瓒没空搭理他,要是能腾出手肯定第一个打的就是他。

朝廷也行不通,虽然不知道王允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但是他们已经大张旗鼓的进犯京城,不管朝中掌权的是谁都容不下他。

并州老家更行不通,先前作乱的休屠各胡被入主并州的荀氏拿捏的死死的,匈奴内乱的确没了,看情况匈奴也快没了。

问题来了,荀家那小子已经率军前往京城,他的册封诏书什么时候到?

张扬死气沉沉的走到营帐门口看某人胡乱发泄,等人发泄完停下来才有气无力的劝道,“其实并州也不是一点儿都不能碰,我和张辽有些交情,实在不行的话……”

“休想!”于夫罗黑着脸打断他的话,“何去何从我自有打算,不用你多嘴。”

张扬:……

说的跟他想多嘴似的,不听就不听,只要能放他离开,他保证今后再也不和匈奴人说一句话。

什么玩意儿?!

……

晋阳城中,荀爽收到来自侄孙的加急信件已经能毫无波澜的拆开看完,然后再把臭小子他爹喊来收拾烂摊子。

好吧,不是烂摊子,就是有点考验长辈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京城这事儿来的莫名其妙,关中凉州都和并州接壤,以防万一要在交接处的几处关卡加派兵马,免得于夫罗和马腾韩遂打着打着忽然目标一转合击并州。

打仗要讲究名正言顺,但是这年头只有部分人会讲究师出有名,于夫罗是匈奴人不通礼数,马腾韩遂出身偏远边地从不讲究,几个刺儿头凑到一起干出什么事情都不奇怪。

好吧,现在看来,天底下最大的刺儿头不是别人,而是他们家那臭小子。

荀悦第不知道多少次被单独喊到书房,进去后不用他们家叔父问罪就熟练的替儿子辩解,“京城乃是龙潭虎穴,明光年少资历尚浅,被人欺负难免沉不住气。子不教父之过,叔父若有气骂侄儿两句便是,莫要和孩子一般见识。”

荀爽额头几道黑线落下,很想把这个被臭小子蒙蔽了双眼的侄儿发配回颍川老家让他看看他眼中年少无辜备受欺负的儿子有多厉害,但是他怕父子俩凑到一起更加没有分寸,只能遗憾的放弃这个想法,“来看看,明光刚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信。”

荀悦接过信件,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王司徒这是要干什么?明光已经冒险进京,他这般欺负一个未加冠的成童也不怕被人唾骂?”

“王允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们远在并州他鞭长莫及,京城附近只有明光一个荀氏子弟,他不折腾那小子折腾谁?”荀爽看着鲜少如此情绪外露的侄子,道,“杨太傅送信过来说天子学问渐长,并州学政已然步入正轨,你可愿进京教导天子?”

王允欺人太甚,他们若是再不反击只会让他得寸进尺。

且京中局势不稳,他们在并州得到消息的速……度没那么快,只靠杨彪等友人偶尔提醒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有人在天子身边才行。

之前总是觉得明光年少气盛沉不住气,现在看来还是得去争去抢。世道就是这么乱,他们不争不抢也会被别人盯上,既然如此也不用太守规矩。

亏他活了这么大的年纪,最后竟然连孩子都不如。

荀爽无声叹气,倒了杯茶一口饮尽,然后仔细的给子侄辈里学问最出众的侄儿解释为什么要他进京。

进京和回颍川老家是两码事,别的不说,有仲豫在京城起码可以让那臭小子学会三思而后行。

……

传信兵飞速离开晋阳官署,出了并州后兵分两路,一路去追已经出发援军,一路去往京城。

兵贵神速,情报传到晋阳的第一天,凉州出身的麴义麴将军便两眼放光的领命前往京师救驾。

并州这些领兵的将领几乎都有救驾之功,就他来得晚没赶上趟儿,这次说什么都得抢到机会把救驾之功给补上。

凉州势力的混乱程度没比荀氏到来之前的并州好哪儿去,马腾韩遂等人惯会见风使舵,不会明知并州严阵以待还铁着头来讨打。

再说了,关中的朝廷大军也不是好惹的,盖勋和皇甫嵩都是凉州战场上摸爬滚打杀出来的猛将,打几支面和心不和的乱军绰绰有余。

就像他一样,他打于夫罗那个二愣子也是轻轻松松。

以前在冀州的时候那家伙就跟没脑子似的袁绍让干啥就干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当上左贤王的,匈奴要真的让他当继位单于怕是得从四分五裂变成四五十分七八十裂。

虽然不知道那二愣子怎么忽然想开了踹了袁绍,但是对于给他送功劳的前同僚,麴将军还是想真情实感的说声谢谢。

作者有话要说:

于夫罗([化了]):你礼貌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