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聪明人聚在一起分析局势,越分析越觉得于夫罗、或者说、指使于夫罗进犯京师之人真正目标不是京城而是颍川。
京师有难,周围有余力且能迅速进京支援的只有一个颍川。
袁术在和刘表干仗,袁绍在和公孙瓒争锋,关东联盟时唯二心怀汉室铆足心思除董的曹操和孙坚都在东郡剿匪,再远的其他势力就算知道京城有难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再看看颍川,他们荀小将军也是除董的功臣,和那些只想借“匡扶汉室”来壮大自身的相比完全称得上赤诚忠心。
连得了好东西之后的第一反应都是献给朝廷,他不忠心谁忠心?
更有甚者,现在已经不是想不想去的问题,而是想要保住名声的话就不得不去。
抢美人歌伎是无足挂齿的小事,旁人议论几句也就一笑而过。如今他的立场天下皆知,若是明知朝廷有难而不去援助,天下人的唾沫都能把他淹死。
颍川招降贼匪抄家屯田进行的风风火火,但是现在吕布带领麾下精兵支援东郡,若荀晔这个太守再带走剩下的兵去支援京城,只剩下那些郡兵县兵根本扛不住事儿。
抄家是得罪人的活儿,将世家大族的财产充公可以解一时之急,也能杀鸡儆猴让幸存的世族不敢闹事,但是世家大族也知道唇寒齿亡的道理,一旦颍川兵力空虚,有心之人稍加挑拨就能让他们临阵倒戈。
世族老老实实听安排的时候官署的确省心,可一旦他们齐心协力不服管教,东郡就是最好的例子。
曹操身为太守却调动不了郡县资源,东郡十五个县城各自为政,黑山贼打过来就是逐个击破,整合不了兵力的话想自救都难。⑤八凌陆④①误零无
“先不论袁术与刘表相争之事是真是假,如果将军带兵进京,颍川能用的兵力就只有郡县卫兵。”戏焕神色微沉,“如果颍川也跟着生乱,即便将军或者温侯能立刻赶回来,只怕除了颍阴、阳翟、长社几县外其他都是紧闭城门。”
他们小将军没来颍川之前颍川的世家大族弃袁术而投袁绍,如今他们小将军的手段比袁术更让世家大族无法容忍,他们再重新支持袁术也不是不可能。
袁公路出身优渥很少受过挫折,以他的小心眼极有可能悄悄使坏。而看如今的局面,他袁公路派人撺掇袁绍身边的武将叛离也合情合理。
“但是不管怎么样,京城那里我们肯定不能不管。”荀晔听他们分析听的头大,索性简单粗暴的定下安排,“这样,我先带兵前去洛阳,然后只留一队亲兵,让其余士兵趁夜返回颍川。”
洛阳城还没有危险到随时可能城破的地步,京城派人到颍川求援,他们也能派人去并州求援。
颍川能上阵的精兵不多,并州身经百战的精锐随便挑一支都能灭掉于夫罗,反正南匈奴已经被收拾的差不多了,再灭个于夫罗正好让南匈奴各部首领在地底下团圆。
算计人者人恒算计之,没道理只能不敢见光的蟑螂算计他们不准他们算计回去。
“于夫罗屯兵在黄河北岸的河阳津,看上去声势浩大实际上却不一定敢渡河。”荀晔起身将屏风后面的舆图推出来,“从上党到河阳津,急行军不到两日便能抵达,就算于夫罗真的渡河攻打洛阳,并州的援军也来得及救援。”
他先大张旗鼓的带兵进京,颍川世族内乱也不会当天就搞事,肯定得试探两天然后再发难,完全足够士兵趁夜返回。
外界都以为颍川内部空虚无兵防守,什么魑魅魍魉都会冒出来到时候就该众位谋士叔大杀四方了。
抄一次不长记性就抄两次,抄两次不长记性就抄三次,看看是他们抄家抄的快还是世家大族发展的快。
当年董卓进京兵力不足玩过这一手,白天大张旗鼓的带兵进城,晚上让进城的兵悄悄出去,第二天再继续大张旗鼓的进城。
法子很容易拆穿,但是却真的吓住了当时六神无主的京中众臣。
他手底下有多少兵京城内外都心知肚明,不需要反复进城来糊弄人,只要让外界觉得颍川最能打的兵都跟着他到京城了就行,可操作性比董卓当年还强。
荀彧皱眉,“不妥,太危险,不能明知京城有诈还要过去。”
带兵前往好歹能有自保之力,让士兵趁夜返回颍川,一旦京城有变逃都逃不出来。
“可是现在没人比我更合适进京。”荀晔对他的武力值有自信,对他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有自信,“叔父放心,就算京城有变也没人敢对天子下手,我奉诏进京救驾,进京后便留在宫中近身护卫天子。”
名义上是护卫天子,实际上是天子来保护他。
大不了他和小皇帝当连体婴,不信有人能拼着误杀天子的风险也要杀他。
虽然这么说有点不好,但是以他的武力值,他可以保证天子肯定死在他前面。
往好处想,他离开颍川可以把有坏心思的人引出来,那些人留在颍川也是隐患,越拖着将来后果越严重,不如将计就计再清理一波。
前几天贾诩还说颍川的公田不够用,这次再抄一波应该够他再安排个两三年。
等等,贾诩!
荀晔眼睛一亮,“叔父,我带贾校尉同行。”
天气还没暖和起来,还没到春耕的时候,最近的活儿都是在为春耕做准备,不需要贾校尉时刻盯着。
没有意外的话他们也不会在京城待太久,即便他们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颍川有那么多官也不会耽误春耕。
以他的武力加上贾诩的脑子,别说是京城,就是龙潭虎穴他们也能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