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冷声道,“颍川到京城只要半天,士兵出发前会准备好粮草,此事不用太傅操心。”
此话一出,不只杨彪等人,连何斌的表情都有些微妙。
召地方军入京御敌却还让人家自带粮草,是不是有点太欺负人?
颍川离的近不是这么用的,京城不缺粮,不至于在粮草上落人口实。
众人面面相觑,很快三三两两离开。
尚书台就在皇宫之中,三公九卿的办公之处被归于外朝移出了宫城。
按照规矩的话杨彪这个太傅也不能时时留在禁中,但是现在天子年幼大权旁落也没人管那么多。
王允带上亲信回尚书台,大司农士孙瑞慢下脚步,等身边只剩下杨彪一人才低声道,“于夫罗雷声大雨点小,王子师召荀家那小家伙进京到底想干什么?”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于夫罗不敢渡河南下,那些匈奴骑兵嘴上叫嚷着荡平京师,实际上比谁都知道分寸。
但凡他们敢兵临城下,不用朝廷特意下诏求援,周围的诸侯自会派兵过来抢这个勤王救驾的功劳。
原因无他,于夫罗的兵力实在不够看。
当年那么多人打着诛除董卓的旗号追名逐利,如今现成的勤王救驾的功劳在面前摆着,不来抢的那是傻子。
没有董卓的本事还想学董卓率军入京,不如提前选块风水宝地进去躺着。
王允出身太原王氏,太原郡在并州,南匈奴扎根的西河郡也在并州。主政权臣对天下人的吸引力不可小觑,他能悄无声息的将于夫罗收为己用很正常。
可借于夫罗的威胁诱荀明光入京目的是什么?
士孙瑞实在想不通,荀氏主力都在并州,他王子师单单针对一个小辈是什么道理?
就算他不要脸面设计害了那年轻人,岂不是正好给荀慈明发难的理由?
人家长辈给小辈报仇是天经地义,怎么看怎么占理。要是荀慈明真的以此为借口回京,到时候朝堂究竟是谁家天下还真不好说。
杨彪眉头微蹙,“那小子用书本换了不少银钱,之前抄世家给招降的黄巾余孽以及涌入颍川的流民分田也得罪了不少人。稚子抱金过市容易惹人垂涎,就算颍川兵多粮足也挡不住贪心之人的觊觎。”
士孙瑞难以置信,“荀小将军已经献出耕犁造福百姓,王子师难道连那造纸印书的法子也不让他留?”
不是,要不要这么欺负人?
杨彪对某人的人品已经不抱希望,至于真相是什么情况还得等过些日子才能知道,反正他现在不吝于用最大的恶意来揣测。
荀氏那小子有了好东西不知道低调还大喇喇的拿出来换钱,他敢肯定天底下觊觎那造纸印书之法的绝对不止王允一人。
他自己都心动,别人还用说吗?
作者有话要说:
太傅([熊猫头]):老夫这无人能及的人品哦~
————————
【1】《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