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三国时期明君 > 第42章 宁朔将军(第3页)

第42章 宁朔将军(第3页)

别说什么荀州牧在京城筹谋诛杀董卓绝对不会是善恶不分之人,当年韩馥也是看不惯董卓才离开的京城,当时谁也看不出来他韩文节实际上是个任人拿捏的面团儿。

提心吊胆的日子不好过,麹义甚至都想好了万一事情真的朝最坏的方向发展他就带上亲兵灰溜溜的回西凉。

他们凉州的各方势力内斗的时候打的很凶不假,但是打不赢就是死至少不憋屈,他宁肯去死也不愿意再受这个委屈。

再然后,队伍进入太行山,荀氏兄弟喊他秉烛夜谈,他才知道原来他看到的只是表面。

荀衍荀谌兄弟俩这些天帮袁绍站稳脚跟不是单纯的帮,毫不夸张的说,现在袁绍本人都没有这兄弟俩了解冀州的情况。

荀悦荀彧这兄弟俩闭门不出也不是什么都不干,他都数不过来到底要送出去多少封信多少封征辟任命。

那几个年轻的更没闲着,邺城各大世家的年轻一辈基本上都和他们称兄道弟,真感情谈不上,但是万一将来荀氏和袁氏起冲突而荀氏又占上风,邺城的世家绝对不会一门心思帮袁绍。

更可怕的是,他们不光把冀州扒拉了个底儿朝天,还把邺城到晋阳三条常走的路上的山贼派系梳理的明明白白。

不是,你们关东世家……

麹义:恍恍惚惚。jpg

他自认为是个聪明人,但是这些看上去一拳能打死十个的世家子已经不是“聪明”能形容的了,一个个的简直都见鬼了。

所以他之前的担心都白担心了呗?

麹将军为他之前的浅薄报以万分歉意,然后彻底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正常情况下半个月足够从邺城到晋阳,但是他们的情况不正常,看随行的“百姓”就知道,这个成果绝对拿得出手。

所有人籍贯年龄全都登记造册,比官府的户籍册子都清楚。

这哪儿是帮着袁绍站稳脚跟,这分明是已经想好怎么挖空冀州。

嘶,这次应该没有跟错人。

自觉道德水准很不错的麹将军如是道。

信上说不清楚,好不容易见到人必须得当面说,麹义简单解释完,务必让这位恨不得亲自到邺城接人的小将军明白迟到这么多天责任不在他。

荀晔吸吸鼻子,朝周围见过的没见过的叔父们打过招呼,然后才回过来问道,“麹将军,袁州牧不是说让你把强弩兵都留下吗?你怎么没给他留?”

麹义撇撇嘴,“他说留就留啊?世上哪儿有那么好的事儿。”

兵是韩馥分给他的,和他袁绍有什么关系?

就算袁州牧有资格调动冀州境内所有兵马,那也得看士兵的意愿。

他如实的向那些跟了他许久的强弩兵传达了袁州牧的意思,但是士兵不愿意留在冀州可怪不了他。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良兵也要择将领。

三千强弩兵咬死了要追随他,他身为备受兵丁爱戴的将领总不能把他们拒之门外。

再说了,太行山越来越危险,单让他和麾下亲兵护送荀氏离开冀州路上风险很大,袁州牧那么好的心肠,应该不介意再多派点精兵护送。

路上没出事还好,要是真的出事他袁本初逃不掉借刀杀人的罪名,荀氏全族安稳抵达并州没准儿还能挽救一下他那岌岌可危的名声。

问题不大。无扒灵六肆以午灵午

荀晔听完来龙去脉,已经能想到袁绍暴跳如雷的样子。

当年董卓以麾下将士离不开他为由硬是不肯交出兵马到京城赴任,如今麹义以麾下将士离不开他为由直接将兵马带离冀州。

不愧是和董相国出自同一个地方的猛将,嚣张起来都如出一辙。

麹将军可不觉得这么做嚣张,他走之前没带麾下精骑和强弩兵围攻州牧府邸已经够讲道理了,真要和董卓一样嚣张跋扈可不是现在这样。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