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既然没走成,回来了,那太后和长公主的恩情是必须要抓住的,否则她现在和独木难支没什么区别。
她换上得体的宫装,随内侍入宫。
慈宁宫内,檀香袅袅。
太后端坐凤榻,气度雍容。
长公主也在座,二人都一脸担忧。
云泠恭敬行礼。
太后赐座,目光温和地打量她:“哀家听闻你前些日子遭了劫匪走失,没吓着你吧?”
“劳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挂念,云泠已无大碍。”云泠垂首应答,姿态谦卑。
“平安就好。”太后点点头,话锋一转,“年节将至,哀家与你长公主姨母议过,过了年,便正式下旨,封你为‘清平郡主’。你父亲于社稷有功,你也温婉淑德,当得起这份荣宠。日后更要谨言慎行,莫负皇恩。”
“云泠叩谢太后娘娘、长公主殿下恩典!”云泠离座,深深叩拜。封郡主,是她目前最重要的护身符和筹码。
长公主微笑着让她起身:“起来吧,好孩子。往后常进宫来陪我们说说话。滕王前些日子还特意入宫,向母后禀明你遇险被他所救之事,言辞间颇为关切。这次你平安归来,他也算立了一功。”
长公主看似随意地提及裴肆。
其实二人心里都门清,裴肆对云泠是个什么想法。
云泠心中一凛,此时的她并不知道就是太后报信让滕王带她回来的。
裴肆竟已先一步在太后面前铺垫了她的“走失被救”之说。
这既坐实了她的谎言,也无形中在太后面前强化了他与她的联系。
她面上不显,只温顺道:“是。滕王殿下救命之恩,云泠铭记于心。”
在宫中,云泠始终保持着恭谨温顺的姿态,不多言,不逾矩。
她敏锐地感觉到太后与长公主对她的审视中,除了长辈的关怀,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考量。
封她为郡主,既是安抚定安侯府,或许也有自己的私心。
但她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那私心不是坏的,但她怎么也想不到,到底是为了什么?
她小心翼翼地应对着,获取着有限的信息,同时不露任何锋芒。
回到侯府,云泠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封郡主的旨意虽未正式下达,但风声已传开,府中下人对她愈发恭敬,连带着明喜的日子也好过不少。
但定安侯看她的眼神,却多了一层深意。
他不再过多询问她“走失”的细节,反而更频繁地让她参与一些府中事务,甚至带她见过一两次前来拜访的、身份敏感的“客人”。
比如,太子。
云泠明白,父亲这是要将她更深地绑在侯府这艘船上,让她这个未来的郡主,成为他结党营私更光鲜亮丽的招牌。
这让她更加焦灼。
太子与侯府的勾结依旧紧密,她的罪证石沉大海,父亲将她视为可利用的棋子。
她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或者,拿到更致命的证据。她想起了父亲书房里那个隐秘的暗格,以前她无意中发现过,但从未有机会探查里面究竟藏着什么。
机会在一个深夜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