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借吉言登金榜,”
“从此扬眉吐气时!”
这首诗,语句直白,意思浅显,算不上多么高明,但胜在应景,也喊出了不少读书人的心声。
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喝彩之声。
“好!说得好!”
“道出了我等心声啊!”
虽然喝彩,但明眼人都听得出,这更多是捧场和鼓励,那青衫书生红着脸,对着众人又是一揖,匆匆走下了台。
有了第一个上台之人,后面便接连不断的,一个又一个自认有些才学的书生,轮番登台献技。
“寒窗苦读圣贤书,只盼龙门跃锦鲤!”
“春风拂面捷报传,御笔亲点状元郎!”
“洛安繁花迷人眼,不及金榜题名欢!”
。。。。。。
一时间,迎贺楼大堂内诗声不断,喝彩连连。
各种围绕着“科举高中”的诗句层出不穷。
有抒发寒窗苦读艰辛的,有展望金榜题名风光的,也有表达踌躇满志,势在必得的。
气氛倒是热闹非凡。
然而,林旭听在耳中,却是暗自摇头。
这些诗。。。。。。
怎么说呢?
不能说完全不行,至少平仄韵脚还算工整,也切合主题。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意境平平,辞藻也谈不上华丽,更缺乏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和回味悠长的韵味,匠气太重,灵气不足,跟他记忆中那个世界的古代诗词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唐诗的雄浑壮阔、宋词的婉约清丽,那些千古流传的名篇佳句,随便拿一首出来,都足以碾压眼前这些所谓的“佳作”。
也罢,这样也好。
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弄。
如此一来,自己那一百两银子,岂不是探囊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