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三月,齐穗这半个月以来,都在程安管着的庄子里,实地观察水果的生长情况,而沈钰则专心教导孩子们认字读书,只是与平时实在不同。
沈钰苦笑,可怜地看着宋妈妈,道:“宋妈妈,我只是想去街上买些宣纸,不用这么多人跟着。”
宋妈妈始终记得齐穗离家前说的话,认真道:“姑娘说过,她现在与张家已经结仇,恐惹上你。你要是出门必须乘马车,且要几个小厮跟着的。”
“这怎么看都有十个小厮了吧。”若薇惊诧。
“宋妈妈,我若用这样大的阵仗出门,外头会议论是非的。”沈钰温声道,心中谨记沈远道的教诲,要谨言慎行,切不可张扬。
看见宋妈妈神情为难,她又道:“您别担心,我会告诉齐娘子不必如此,若是照她那样做,反而会惹人注目,岂不是弄巧成拙?”
沈钰戴上帷帽,只让若薇陪在身边。
宋妈妈依然不放心,道:“沈娘子若是这般,就断不能让你去买,我只管告诉小厮,叫他们买回来就好。”
“宣纸材质不同,种类繁多,别人去买我不放心。”
“那便只让两个小厮跟着,绝不引人注目,而且沈娘子去的地方是东街万宝阁,那里的人非富即贵,身边总跟着三四个小厮,算不得稀奇。”
这是最好的法子,沈钰蹲身,轻声道:“有劳宋妈妈。”
宋妈妈笑得和蔼,当即叫人把银票拿来,递给沈钰,道:“姑娘说过,沈娘子买完文房用具,便挑些自己喜欢的。”
沈钰扶额,笑道:“宋妈妈,齐娘子到底与您说了多少话?”
“那可多了,拉着我絮叨半个时辰呢!件件都是你。”
“宋妈妈,您别打趣我了。”
宋妈妈没再耽搁,只把银票塞给她,“沈娘子快去吧,早些回府。”顺便给她整理好帷幕。
沈钰这才带着若薇出门,身后跟着两个长得壮实的小厮,冷着脸,叫旁人都不敢瞧。
若薇替沈钰拿好钱袋子,道:“姑娘,这银票咱能用吗?”
“必定不能用。”沈钰隔着帷幕,语气淡淡:“好生收起来,等齐娘子回来就还给她。”
若薇听出她的声音比平时要冷,试探地问:“姑娘,你是生气了吗?”
“嗯,有点。”沈钰在若薇面前从不掩饰。
“是因为齐娘子吗?”
“是,但我这样···矫情吗?”
若薇听后,连忙否认,道:“当然不会,姑娘心中是知晓齐娘子的好意,但姑娘这般不过是······”她好似找不出合适的话,急得眉头紧皱,道:“总之姑娘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