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汉景故事浮生闲无防盗 > 37第 37 章(第1页)

37第 37 章(第1页)

既然栾布已经将事情允诺了下来,王?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虽然没有同名的季布一诺那么出名,可是司马迁将这两个人合传,栾布的信用与刚烈又差得到哪里去呢?

她拉着栾布的衣袖,效仿着面对家中长辈的小儿女一样作卖乖状:“还请将军入席??总不能叫二位将军来访,却失礼到什么都没有准备的。”

王?说着,故意当着栾布的面佯嗔了一眼刘启,显示出两人的亲近:“殿下回来之前,竟然都不先和我说一声还有将军来访。"

刘启讪笑一声,默默去牵王?的手,侧脸在她耳边告饶:“实在是归心似箭,一时忘了。”

他这话还真不是之前那般单纯为了提醒栾布,全然一片真心:

要拿下栾布当然要靠王?的努力,早点让王?知晓有所准备难道不好吗?何必一定要等到刚才两人路上才简单交代,实际行动竟然主要靠默契?

刘启是真的直到看见王?无恙的那一刻,才有多余的从容去考虑栾布的事情。

栾布将一切收入眼中,看着太子宫的宫人面对王?的指挥,竟然都面不改色从容施行,显然已经习惯这样的作态,对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更坚定了几分。

众人入席。

解决了栾布问题的王?目光终于落在了最下首的李广身上:尽管眼下这个年轻人还是刘启口中顺嘴被连带起的潜力新秀,是刘启想拐栾布,于是顺手一起捞了的小年轻。

但是放在后世的名声来看,栾布的声名恐怕是远远不如李广的??哪怕只说地狱的“李广难封”的典故。

哦,对了。王勃前半句的“冯唐易老”是不是也应该是这个时期冒头的?现在的云中郡守是谁,还是魏尚吗?

王?在心里计算着下一历史名场面的时间线,面上对着理当陌生的李广却是一副恰到好处的疑惑与温柔:“这位是?”

“这位小将姓李,单名广,是秦朝将领李信的后代。”

不等李广自己避席回话,坐在王?身边的刘启就笑意盈盈接过了话头。

“栾将军说他这次随他出征匈奴,可称得上是英勇过人,良才美玉。”

“原来如此!”

王?赞叹出声,微笑着为李广举杯:“那愿李将军日后为国朝大将,冲锋陷阵,驱除胡虏。”

王?没因为李广最终在武帝朝的战绩,以及家里和卫霍的那些瓜葛而对其人有什么偏见:

子孙不肖一事另说。从对汉朝的忠心而言,李广是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的。哪怕是被匈奴俘虏,他都坚持要一个人跑路回汉朝,没像李陵那样干脆投降。

且夫人各有所长,六边形战士向来是历史的少数。李广是不如卫霍这种历史顶级的将领,可他难道不比一些完全没有军事才能,甚至都不会纸上谈兵的人来得强出太多吗?

如果将李广和卫霍放在二选一的条件下让王?选择,那她当然二话不说选卫霍。可是人生实际上又不是这种选择题,高祖当年能左拥汉初三杰、右抱樊郦滕灌,有说过有了韩信这样的打仗作弊器就不要后者了吗?

王?:我全都要。

哪里有良才送上门来还在嫌弃的道理,你当所有的将领都能有白韩卫霍的水平啊。

李广听见刘启确实记清楚了自己,又听见王?对自己的欣赏,此刻激动地满脸涨红,几乎手足无措地慌乱应下二人,满眼兴奋。

只是李广确实还需要磨砺。王?微笑着看着这样的李广,心里盘算起该如何让他在众人面前暴露一下自己路痴的本质,又当如何让仔细修剪他身上的不足。

李广在历史上也许确乎是生不逢时的:他没赶上刘邦开国之时;而文景时期的对匈战争以守成为主,于是他的一身才能在防御战中养出了惯性;好不容易等到孝武皇帝用事,刘彻偏偏又养出了全然合乎自己心意的卫霍,没闲心去掰正性格骄傲

的老将。

但眼下却是时机正好。

这场接风洗尘的宴席办得不算盛大,心系王?身体的栾布在看到她面露疲乏的时候,就贴心地选择告辞。

王?若有所思地看着栾布带着李广远去的背影,转身勾住了刘启的手指,端详着他的面容。

未来的孝景皇帝此刻风华正茂,一双顾眄炜如的眼睛对她笑得甚是好看。

“怎么了?”

刘启从善如流地握住她的手:“在想栾将军的事情?”

“既然栾将军有意在中央为官的话,大人绝对会应允下来。”刘启以为王?在替栾布思考他的未来,在心里飞速过了一遍现在朝廷适合给人上位的官职,但筛到最后,他顿住了。

好像,大概,也许。目前最适合给栾布的。。。。。。竟然是他的太傅?!

刘启不可置信地再过了一遍满朝诸公目前的履历:对,好像除了东阳侯张相如因为要往击匈奴的原因被调离了他的太傅一职,其他还真一时半会挤不出适合栾布的位置。

太子沉默了,他想起了栾布方才护王?跟护崽一样的表现。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