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太子殿下的行动能力实在非同一般。刘启既然下定决心要把这事办妥,第二天转头就进宫面圣。
太子同顺从着五日一朝的制度,在不是朝日的时候,一般只需要派遣手下的太子仆和中代他请皇帝就行。但刘启既然要和丞相私人面,当然是自己亲自出马。
未央温室里,刚刚处理完政务的皇帝散开发冠。他坐在榻上,单手倚着玉几,一言不发地听完刘启的请求,微垂着眼,半晌也没有出声。
“。。。。。。大人?”
刘启等一没有得到答案,不由有些费解与困惑地抬起头,又喊一声爹。
刘恒这才回神,梦初醒般快速地眨几下眼睛。他大拇指与食指用力从太阳穴向中间合拢,在眉弓上刮过一层,后摁摁眉心:“当然可以。”
“施恩于孀寡遗孤,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皇帝每次恩赐天下,都得特意额外一下鳏寡孤独等人,而家小妻,本就是人之常情所挂系。刘启哪怕只是扶绥一家,安定的却是天下贤才的心??千金市骨就是这的道理。
刘恒依旧有惊讶:他知道刘启不是不能领这的精神,也不是对天下毫怜弱之心。只是他为人处世向来刚强有余而怀柔不足,刘恒一直都对此隐隐担忧。
照顾过世的良才家小这件事的手笔有些细腻婉约,不太像刘启能自己想到的风格。
“谁给你提的建议吗?”刘恒?。
晁错?脾气和刘启一个德行。张欧?又是个治刑名的。周仁?刘启做啥都不开口反对的。
难道是东阳侯?不能啊。老爷子虽然老当益壮,德高望重,但他以军功起家,不善言辞。作为太子太傅,每次轮到他给刘启上课,爱干的一件事竟然是把人拉到上林苑砌锻炼,他治兵,只有刘启在他面前显得柔和的份。
这么一圈想下来,皇帝都有些言:他怎么一不留神,给太子周围都安排上的这种人?
连当年的贾谊都相当年轻气盛。哦,也对,他二十一岁当博士,同年就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后来他甚至考虑要让他出任公卿的高位,那时候的贾谊二十二岁。
他走的那年也才三十三。
刘启的脸上浮现出一层骄傲的喜悦,他的唇角忍不住上扬,说话的语气都有些轻飘飘的:“她姓王,名?。是我新接进宫的夫人。”
他顿顿,又补充一句:“她生母是臧荼的孙女。”
那怪不得。刘恒不在意的啦:汉初八大异姓诸侯王,除安安分分的长沙王吴芮,剩下七个确实都没什么下场。但在这七个里头,老刘家对不起淮阴侯对不起彭越,连带上逼迫造反的话,对不起几乎所有人,但唯独对臧荼是真的心愧。
懂不懂唯一一个完全没逼他就自己主动谋反的异姓诸侯王的野心家含金量啊!
他的次子臧衍在臧荼兵败后不肯投降,逃到匈奴,后来更是舌灿莲花,竟然有本事硬生生帮助劝反新任燕王、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世代相亲的真?亲爱发小卢绾。
谋反在前、劝反在后,呲劣迹斑斑,刘邦都没跟臧家妇孺计较,只是收回王位,命之复为平民,甚至没她们没入官婢,已经称得上相当大度。刘恒不信对能有什么怨气。
他只是惊奇这位幕后之人竟然是他子新进的宠姬????皇后拐着弯得和他抱怨,说子边的人光长脸蛋不长脑子,不是一次两次今竟然能有个例外?
吧,臧家人,难怪呢。刘恒很快说服自己,觉得这倒也不是一件坏事。
臧家人一脉相承的野心勃勃,善析局势、精于辞令,段柔软,天生的投机手与说客??正以弥补一些刘启上的不足。
刚柔兼济,这才应当是治理天下的正道。
皇帝意味深长地瞥刘启一眼:“那带上她一起吧。”
正合他意。
刘启利落地头称诺:
都说他是他家大人的爱子。
“别在这愣着,快哪边继续布置。诶,你,送错送错往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