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乒乒乓乓乒乒乓乓嘿有人敲门嘿有人敲门是什么歌 > 第 1 章(第1页)

第 1 章(第1页)

1。

北京盛夏的蝉鸣,聒噪得像是要把整个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屋顶掀翻。解何杨拖着半人高的运动包,站在乒乓球馆那扇厚重的蓝色大门前,深吸了一口气。汗水顺着她光洁的额头滑下,沾湿了鬓角几缕不服帖的碎发。空气里弥漫着熟悉的塑胶地板气味、汗水的咸腥,以及一种无声的、紧绷的竞技场气息。

心脏在胸腔里擂鼓,不是因为即将踏入梦想中的殿堂,而是因为一种深植于骨的警觉——这里是他的王国。她的亲生父亲,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杨正。

她低头,再次确认手机上的通知短信:【解何杨队员,请于上午9:30至国家队综合训练馆一楼女队办公室报到。】很好。手机屏幕上方的日期清晰显示着,杨正此刻正带领男队在德国参加一项重要的公开赛。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了一瞬。“解”这个姓氏,是她最坚固的盔甲,隔开了那个显赫却冰冷的“杨”字。她不需要他的光环,她要证明,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她能走到底!

“何杨?是解何杨吗?”一个爽利的女声响起。何杨抬头,看见一位约莫四十岁上下、留着利落短发的女教练正站在门口对她招手,胸前挂着“女队教练-李敏”的工牌。

“李指导好!我是解何杨!”何杨立刻挺直脊背,脸上绽开一个招牌式的、阳光灿烂的笑容,将眼底深处那丝复杂的情绪完美掩盖。她快步上前,声音清脆响亮。

“欢迎加入国家队!”李敏笑着拍拍她的肩,眼神带着欣赏,“全国青年赛冠军,左手横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很有特点,拼劲也足。我看过你的比赛录像,不错!”

“谢谢李指导!我会努力的!”何杨用力点头,笑容更盛,仿佛全身都洋溢着初生牛犊的冲劲。只有她自己知道,掌心攥着的背带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小块。这笑容,是她从小练就的保护色,从东北姥姥家的院子,到国外冰冷的寄宿学校,再到体校冰冷的宿舍,最后,变成了对抗那个遥远父亲“不看好”的盾牌。

2。

办完简单的报到手续,领了崭新的队服和门禁卡,李敏亲自带她去训练馆熟悉环境。推开训练馆内场的门,震耳欲聋的击球声、球鞋摩擦地板的锐响、队员们短促有力的呼喝声瞬间如潮水般涌来,形成一种令人血脉贲张的交响。

十几张墨绿色的球台整齐排列,穿着红蓝两色队服的队员们正在捉对厮杀。银白色的小球化作一道道疾速飞掠的光影,在球网上方来回穿梭,快得几乎看不清轨迹。空气仿佛都在高速旋转的球体带动下变得灼热。

何杨的眼睛瞬间亮了,一种深切的归属感涌上心头。这声音,这节奏,这墨绿色的球台……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东北小城,夏日黄昏。老旧小区的石砌球台旁,姥爷穿着洗得发白的汗衫,乐呵呵地陪才比球台高一点的小丫头打球。银球飞来飞去,旁边是姥姥摇着蒲扇的笑骂:“老何头,别把孩子累着!”空气里是饭菜香和蝉鸣。那是她关于“家”最温暖的底色,也是乒乓球最初的、纯粹的快乐。

画面陡然切换。冰冷潮湿的国外城市,陌生的房间,母亲带着歉意的脸和继父客套的笑容,同母异父的弟妹说着她听不懂的语言。昂贵的私立学校里,异样的目光,课桌抽屉里恶毒的涂鸦纸条,放学路上尾随的阴影和令人作呕的调笑……巨大的孤独和恐惧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小小的她。乒乓球?那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她必须用全A的成绩单和母亲安排的各种“特长”课程,来证明自己“值得”留在这个格格不入的地方。

姥姥病重的消息传来,然后是葬礼。世界彻底灰暗。九岁的她,在巨大的悲痛和对“家”的绝望渴求中,一个大胆又孤注一掷的念头疯狂滋生。她利用了母亲和继父签证处理的疏忽,精心“设计”了一次“意外”——她“走丢”了,然后出现在中国驻外使领馆,用带着浓重东北口音、却异常清晰的中文坚定地说:“我要回中国,找我爸爸杨正。”她记得那个名字,那个每月准时汇来生活费、却只在模糊照片里见过的男人。那是她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然而,浮木终究是冷的。被紧急送回国的她,面对的是一脸震惊、疲惫又无比忙碌的杨正。国家队正面临大赛,他分身乏术。短暂的、充满尴尬和生疏的相处后,她被送进了管理严格的体校寄宿。父亲每月的生活费更丰厚了,偶尔的电话里是公式化的询问“成绩怎么样?”“听教练话”。体校的生活艰苦而单调,但至少,她能重新摸到球拍了。冰冷的球台成了她唯一的伙伴和发泄出口。在这里,她惊人的天赋和那股从绝望里淬炼出的狠劲,才真正被点燃。

【关键闪回:体校训练馆,深夜。

解何杨(约12岁)还在加练,汗水浸透衣衫,小脸倔强。她刚在省内少年赛拿了名次。

杨正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门口,显然刚结束一个大赛周期,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他看着女儿一次次凶狠地抽球,那眼神,不是欣慰,而是深深的忧虑和心疼。

“何杨,”他开口,声音沙哑,“别练太晚了。这条路…太苦了。”他走近,想拍拍她的头,却被她下意识地侧身躲开。

“我不怕苦!”女孩的声音带着执拗。

杨正的手僵在半空,叹了口气,语气复杂:“你成绩那么好,脑子也灵光,好好读书,将来…轻松点不好吗?爸爸不想看你吃这份苦。”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带着不易察觉的艰涩,“爸爸…知道这条路有多难。”

这句话像针一样刺进解何杨心里。轻松?她经历的还不够多吗?她需要的是“轻松”吗?她需要的是证明!证明给他看!证明给所有人看!证明女孩子也能在这条路上走出辉煌!她咬紧嘴唇,没说话,只是更加用力地挥拍,仿佛要把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打出去。杨正看着女儿沉默而倔强的背影,眼底是浓得化不开的愧疚和无力。他站了很久,最终默默放下带来的营养品,转身离开,背影沉重。这就是解何杨理解的“反对”和“不看好”。他所谓的“知道这条路难”,在她听来,不过是“觉得你不行”的另一种说辞。】

“何杨?何杨?”李敏的声音把她从纷乱的回忆中拉回。

“啊?李指导,您说?”何杨猛地回神,脸上重新挂起无懈可击的笑容,心脏却还在为刚才闪过的、尤其是父亲那句“不想看你吃这份苦”而隐隐作痛。那是一种被轻视的痛,是她所有拼劲最原始的燃料。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被这场面震住了?”李敏打趣道,“先去换衣服,熟悉下场地。今天主要是安顿和适应,明天开始正式合练。”

“好的,李指导!”何杨用力点头,压下心底翻涌的酸涩和复杂。她迅速走向更衣室,目光扫过那些挥汗如雨的队员,最终锁定在角落里一张暂时空着的7号球台。那张球台,像极了当年姥爷带她打球的那个石台,也像体校里那个见证了她无数个倔强夜晚的伙伴。

3。

换上红白相间的国家队队服,拿出自己用了多年、拍柄缠着防滑吸汗带、边缘磕碰痕迹见证了她从体校一路拼杀历程的球拍。熟悉的手感带着沉甸甸的过往,让她稍稍安定。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