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吃饱后,乔绵绵和乔满仓差不多时候要回去了。
“早点回去的好,现在天黑早,城门关得也早。”林氏交代道,“路上走快一些,过几天我便回去。”
何氏不舍地过来,“怎么那么快回去?让绵绵留下多住几天嘛?”
“不行啊,夏禾回来了,绵绵也在这里住,家中没人会做卤肉。还得靠出摊挣钱,您要是想她,等正月里让她来多住几天。这丫头厨艺好了很多,到时候让她给您做饭。”林氏说着又催女儿快动手。
乔绵绵想多玩玩,但家里没了她,确实不行,只能搂住外祖母的胳膊再撒撒娇,“回头正月里我来拜年,您要留着果子和柿饼哦。”
“好好好,都给你留着。既然要走,早点出发。”何氏再去看女婿,“满仓啊,这个冬瓜你带回去吃,还有莲藕和莲子,都是自家重的。”
乔绵绵看着至少三十斤的冬瓜,心想也没必要带那么大一个冬瓜回去,但她还没开口,她爹已经笑着应下。
林永全也拿了一袋干木耳来,“这是山里采的,你们带回去吃。”
“嗯,多谢二哥。”乔满仓背着重重的背篓,和林家人告别。
等出了林家村,乔绵绵才问,“爹,那么多东西,您能背得动吗?”这个活她可帮不了。
“别小瞧你爹我,往前数个二十年,三百斤的猪,我都能扛起来!”乔满仓得意道。
“您也说了,二十年前了嘛。”乔绵绵嘟囔一句。
“你这丫头,不许拆你爹的台。这都是你外祖母他们的心意,我要是嫌重不带上,老人家会不高兴。”乔满仓的肩膀确实有点嘞,老人家给他装了满满一背篓,他是一个都不敢说不要。
乔绵绵心想随便吧,反正不是她来呗。
父女俩踏上回家的路,城里的乔家旺则是早早收摊。
今儿只卖卤味,还没到正午便卖完了,他们回到家中,收拾一番,便开始清洗收回来的猪肉猪杂。
兄弟俩坐在院子里,乔家旺在刮猪皮上的毛,乔家兴则是时不时停下愣住。
“大哥,你成亲的时候,秋家舅舅是不是也会来?”乔家兴突然问。
乔家旺手里的活没停下,一边道,“嗯,爹去送了请帖,应该会来。”
他们亲娘姓秋,生下乔家兴没多久便过世了,这些年,他们和秋家来往不算多,只在正月时去拜年。秋家对他们也淡淡的,还不如林家两个舅舅亲热。
乔家旺把手里的活干得差不多,才发现弟弟一直愣着,他不明白地问了句,“你怎么突然问到秋家?”
“三妹妹当娘了,大家都很高兴。你看咱娘,天不亮就起来准备。她说有孩子,就有盼头,孩子就是娘的心头肉。大哥,你说我出生时,娘也那么高兴吗?”
乔家兴的眼中闪过一丝落寞,因为他的出生,让他亲娘伤了身子,小时候还有人说就是因为他,亲娘才会死。
在乔家兴的记忆里,没有一点与亲娘相关的。
乔家旺一开始没听明白,后来才反应过来,“也是高兴的吧。”
要说对亲娘的印象,乔家旺也想不起来了,他才比弟弟大两岁,亲娘过世的时候,他才不到三岁。尽管很努力地回想,只想到一个模糊的样子,躺在床上一遍遍地喊“家旺”。
“我觉得她不会高兴。”乔家兴道,“如果不是生我,她或许还好好的。大哥,你会想她吗?”
想吗?
小时候是很想的。
林氏嫁过来时,乔家旺已经记事了。那会巷子里的小孩都有娘,就他和弟弟没有。
爹要忙着挣钱,祖父那会也忙,祖母得卖鱼,还得补渔网。他常常带着弟弟坐在家中天井下,呆呆地望着天空,想着他要是有个娘就好了。
至于后来,林氏进门,对他们兄弟体贴细心,小孩的记忆很容易被新的事情占据。
但是吧,有时候他也会想到那一句句“家旺”,她到底想和他说什么呢?
乔家旺点了点头,拍拍弟弟的肩膀,“你不要想那么多,谁家添丁都是高兴的。过去的事无法挽回,咱们要珍视当下。”
“嗯。”乔家兴仰头看去,天边绯红一片,红了的眼眶还是忍住了泪水,“你说,咱们是不是该去接一下五妹妹?”
乔家旺开始收拾院子,“你去吧,我把院子里给打扫了。”
话音刚落,乔绵绵蹦跶着进了家门,“大哥二哥,我们回来啦!娘说明日吴家搬走,让你们立马把墙给砸了。她还让我带了炒花生给你们吃,可香了,一路上我吃了好些!”
看她爹把大冬瓜抱走,她欢欢喜喜地翻起背篓,拿出炒花生递给二哥,又从兜里抓出一把板栗给大哥吃,“这是外祖母家隔壁婶子给我的,我没吃完,特意给你们留的。怎么样,是不是大半天没见我,你们都想我了?”
“嗯,想。”看着妹妹弯弯的眼睛,乔家兴用力地点下头,好像在回答之前他自己的问题,也是在回答妹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