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厂需要改革的地方太多了,只有将权利牢牢抓在手里,李天明才有机会施展。马援朝担心的问题,李天明也不是完全不在意,可他现在能用的人太少了。能力暂且放在一边,先要保证被他提拔到领导岗位上的人,要和他站在一边儿。就算是矬子里面拔大个儿,他也得拔。至于能不能胜任,那就只能一边用,再一边继续挑了。一晚上的时间,好歹是把各个位置都填满了。接下来是技术岗的竞聘,李天明放权给了各个车间的一把手。他并不担心那些车间主任会徇私舞弊,趁机安排自己人。绩效考核的范围包括厂里的所有人,完不成生产任务,到时候利益受损的,首先就是每个车间的负责人。等到全部竞聘工作结束以后,还要进行岗位培训,不合格的,同样会被刷下来。“哥,你昨天是不是又一夜没睡啊?”见李天明刚坐上车,就把座椅给放平了,天洪忙问道。“有啥事,你交给我干,我……能行!”李天明笑了:“慢慢来,别着急,先跟着我多学点儿,等你啥时候行了,肯定有要紧事交给你办。”天洪的能力不差,尤其是外联这一块,可毕竟还年轻,性子也有些毛燥,需要再磨练一下。“哥,我指定好好学,咱……现在去哪?”“去你三姐家看看吧!”三红的小卖店开起来也有段时间了,李天明一直没腾出时间去看看。天洪答应了一声,发动汽车驶出了电冰箱厂。这一次再从大门口经过,可没有人再为难了,那个年轻的保卫,还对着车敬了个礼。“就瞧不上他们这样的。”李天明笑道:“都是为了生活,全都……不容易!”车走了没一会儿,李天明就睡着了。等被天洪叫醒的时候,一睁眼,就看到路旁边立着一块大牌子。向阳红小卖店!这个名字,还是李天明找卢源办营业执照的时候,随便取的呢。“走,进去瞧瞧!”开门下车,李天明率先走了进去,传统的玻璃柜台,里面是一排货架。三红正忙着打扰卫生呢。听到动静忙抬起头。“哥,天洪,你们咋来了?”说着话,忙迎了出来。小卖店已经开起来两个月了,一直忙着做生意,连家都顾不上回。“来市里办事,顺道过来看看你,生意咋样啊?”“好着呢!”小卖店开在钢铁厂的职工小区里,附近都是居民区,对门还是大学,这么个绝佳的位置,生意想不好都难。“学振没在?”之前的工程已经结束了,李天明最近太忙,没顾得上他们,也就没给联系新的活。“他一大早就出去了,光强说联系了个新的工程,他们过去见见负责人。”不错啊!还知道自己找活干了。“这就好,两口子一起努力,日子肯定能越过越红火。”李天明说着看向了柜台里面的货架,其中一个摆满了各种口味的方便面。“方便面卖得咋样?”“好着呢,哥,咱村里啥时候再做点儿别的味道的?”李天明笑道:“这么多种还不够你卖的?”正说着,有人走了进来。“王婶儿,杨婶儿,今天咋来这么早?”来的是两个中年妇女。“今天拿多少货?”“红烧牛肉的,和鲜虾鱼板的,一样来五箱,还有那个水果糖,你再给我称两斤,还有……”“我都让我家老大写纸上了,你看着安排就行。”原来是进货的。三红一边应着,一边忙活开了,动作麻利,很快就把两人要的货给准备好了。算好账,两人付了钱。李天明和天洪帮着装上了外面的三轮车。“三红,你现在还搞批发?”“这一片推车做买卖的,现在差不多都找我拿货。”当然了,最开始肯定不像现在这么和谐,三红有最直接的进货渠道,价格便宜,小卖店一开起来,立刻就把那些流动商贩的生意给抢了。那些人自然不甘心,还跑来找三红的麻烦。三红也不是好欺负的,言语上从来不落下风,想动邪的歪的,张学振在工地上那么多乡亲。几次交锋下来,流动商贩们大败,眼瞅着养家的小生意都要做不下去了。三红适时的抛出橄榄枝,表示可以低价给他们供货。不但是附近的小商贩,就连离得远的,也都给吸引了过来。“三姐,你低价把货给他们,你还有的赚吗?”“咋没有!”三红拿了两瓶汽水。“就是赚的少点儿,可出货量大啊!就拿方便面来说,我一袋一毛五批发给他们,还能赚三分呢!”方便面厂扩建以后,原材料采购量激增,生产成本也被压下来了。原来一袋的成本差不多要一毛五六,现在直接降到了一毛多一点儿。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你做批发没啥,可就是价格,得和他们说好了。”“哥,你就放心吧,所有的东西,价格必须和我店里零售的价格一样。”三红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国家一直在严厉打击投机倒把,虽然像她这种小生意没什么人关注,可是,也要以防万一。最关键的是,不能给李天明惹麻烦。“三姐,这么多人来你店里进货,店里的客人不就少了嘛!”“你当我傻啊?他们谁的货也没有我的全,大件儿他们也根本压不起,最后大部分客人,还是得到我店里来。”三红说的大件儿,指的就是五叶电风扇。李天明听着笑了,三红还真是个做生意的好材料,这生意经完全就是无师自通。这下李天明也彻底放心了。“三红,想没想过,把生意再做大一点儿?”三红闻言,顿时眼睛都亮了。“咋没想过!”做生意就是要得一想二,安于现状的话,永远只能守着这么一个小店,迟早要被别人给挤兑黄了。“哥,你有啥好主意,给我说说呗!”三红也不知足。小卖店刚开起来的时候,每天十几块钱的利润,几天就能赚到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生意之所以这么好的,还是多亏了能直接从村里批发方便面,她拿到的价格比厂里给物资局的都便宜。可日子长了,三红也不满足于每天就赚这么十几块钱,也想要赚大钱。尤其是听说现在房屋可以私人买卖了。这下心思也更活了,想着在海城安个家,把孩子接过来,将来在市里上学。“刚才我们进来的时候,我看隔壁的房子也空着,干脆一起租下来,把店面扩大。”李天明本来是想说把小卖店改成超市的,可转念再一想,超市这种模式放到现在还是太超前了。而且又没有监控设备,现在的全民素质也……还是先扩大店面,把规模做起来,然后再开分店。等到时机成熟了,直接改成超市。三红听了,面露难色:“哥,我也想过,可是……学振要盯着工地,我一个人哪盯得过来啊!”“你家里的妯娌闲着也是闲着,雇一个过来帮着你看店不就行了。”“雇人?那不成资本家了嘛!”三红被吓了一跳。“傻不傻,你不说,她不说,谁知道,就说是亲戚来帮忙的。”“对啊!”不是三红转不过弯来,而是这年头,虽然改革开放,政策放宽了,可人们的思想却不敢随便改革,更不敢越雷池半步。“等学振回来我就让他问问,看谁愿意过来,可是这房……”租下现在的店面,孙立都是看在李天明的面子上。“房子的事,我去和孙立说。”既然已经干起来了,三红也确实是做生意的料,她有心扩大店面,李天明这个做大哥的自然要帮忙。:()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