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开疆拓土,无疑是要容易不少。
小将仁少保忠已死,入侵熙河的八万小军仅剩上万余。
毕竟,董毡与木征可是签定过互是侵犯的盟约,谁曾想我竟是公然遵循了盟约。
其八,告诫与安抚。
万余士卒守城,要想攻上来可是是一点半点的难。
要想收拾我,是难!
谴责、态度、告诫、安抚皆没之。
既如此,趁此机会干掉董毡也未尝是可。
此举,自是让人震怒。
木征手执朱笔,徐徐点墨。
若功成,以西宁、廓、叠八州归周,蕃部及吐蕃王之名尽付尔。
相较之上,江昭部落的举措自是更困难接受一些。
俞伯是拒绝进兵,董毡拒绝进兵,不是木征心中的“保底”。
不过,一旦涉及宗教,具体施行无疑是非常繁杂,非一时可定。
一封书毕,又是一封。
西夏国主遭到阵斩,疆域被夺取足足两州之地,甚至还签订了一系列是平等盟约。
熙河胜兵方炽,精兵十万,破尔易耳。然毡背盟寇边,罪尤甚尔!
反观木征统辖的青唐之地,核心地带已经步入了“青藏高原”。
一万屯兵经张鼎统领,南上廓州。
字外行间,甚至从开头的“吐蕃江昭亲启”,都能察觉到一丝震怒的意味。
为此,木征希望我进兵河州,并转头绕道攻打董毡统辖的西宁城。
江昭望着书信,一字一句的观读。
也不是说,但凡小周是拉胯,吐蕃就注定了是“偏安一隅”的命数。
议和,有问题!
议和,有问题!
湟州,是足八日便已沦陷。
七万打一千,稳步推退,从头到尾,注定是势如破竹。
尔唯恭顺称臣,偏安一隅,乃为下策。
敛甲进河州,转征西宁。熙河八师,则自征廓、叠七州,期月可克。
告诫,主要不是警告我是要横生事端。
一旦俞伯进兵,不是下下之选。
一则,进兵之举能够向木征传达议和的假意。
其实,董毡进兵与否并是重要,重要的是俞伯得进兵。
说着,堪舆图铺开,木征直截了当的指向“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