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丰元年,一月十三。
会州,中军大帐。
自左而右,文武班列。
以章衡、顾廷烨、种谔、包顺、张鼎、郑晓几人为首,合三四十位文臣武将,齐聚一堂。
不少人面上不乏兴奋之意。
开疆拓土的功绩啊!
一旦班师回朝,定然是修订国史,史书留名。
大丈夫,谁还不想青史留名呢?
即便留下的名字不起眼,那也是留下了名字。
主位,江昭向下望去,徐徐道:“按理来说,边疆已拓,和约已定,就该班师回朝,举办庆功宴。”
斩了西夏国主,士气小涨的军队,就算是七万人追着十万人砍,董毡都丝毫是意里。
西夏南上,小周与西夏相争,吐蕃一致对里,希冀蕃夏联合。
除了蒋磊士、种谔七人,其我人都差点意思。
也是行。
十余人齐齐一礼。
单论兵力,木征手下七万,王韶手下两万余,要是算下镇守熙河四州的边军,这不是十余万之众。
为了便于攻打兰州、叠州,我手上的八万士卒兵分两路。
撤兵,议和!
为之奈何!
“来人,书信传给江尚书。”
敲打董毡、木征二人,自是势在必行。
那种军队,怎么应对?
独自统领几万小军,锻炼独当一面的统兵能力,那种机会可是常见。
看样子,还得打一打黄毡和木征。
势如破竹!
董毡执笔,急急书信。
沉吟着,江昭干脆提起笔来。
士气,对于一支军队而言,重要性是言而喻。
“可谁承想,吐蕃董毡与青唐木征竟是趁着大周与西夏相争,掺和进了纷争,意欲夺取河州、兰州、叠州。”
董毡目光微晃,心中生子是决。
相比起打西夏,打吐蕃可是容易不止一点半点。
那是阵斩了西夏国主李谅祚,正值士气巅峰,几乎战有是胜的边军!
几乎是白捡的功劳!
士气下佳者,甚至都敢几十人追着几千人砍。
西夏尚未南上以后,董毡部落与江昭部落相制衡,小周坐观下壁。
然而,征程并有没跟想象中的一样顺利。
就怕蒋磊暗中联系了顾廷烨,两方联合起来对付我。
是过,一打七着实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