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变故已成定局,栖霞军已攻入京城,皇帝下旨处死了司徒师,并将皇甫神奇定为逆贼,大势所趋之下,皇甫君安不难做出抉择。
皇甫神奇虽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大哥,但染上了反贼之名,就不能再继续依附。
否则,便是自取灭亡。
而此时带领大军的居然是元昊和云峰,这代表了什么?
云峰是李宣的人,李宣又和皇甫萱关系密切,这在皇甫君安看来,局势俨然被控,是时候为自己安全脱身着想了。
那他自愿让出苍山营,并向云峰投诚,也就是意料中事。
更何况,此前由骆春带领的十万西楚皇城军过道之后,并没有直接赶赴前线,甚至都没有抵达北域关。
而是留在苍山营和北域关的中间,设置阵地固守,截断了皇甫神奇与苍山营的联系。
既是断了皇甫神奇的退路,也阻止皇甫君安的所有驰援。
身在北域关主城中的皇甫神奇变成了孤军,一面被骆春截断后路,一面又被赶到的蛮夷七部大军围攻,情势岌岌可危。
要知道的一点,此前李宣与莫离联手大败蛮夷铁勒三部后,便直扑铁勒部的领地,占领了三部的绿洲。
而圣城那边集合七部大军赶到北域关后,见到城门前躺着一地的族人尸体,是怒不可遏。
分出大军去追击李宣的同时,也在猛攻北域关。
皇甫神奇身在主城中,就成了蛮夷人发泄怒火的目标,如今已是自顾不暇。
数次派出斥候,想向苍山营和朝廷请求援兵,都被骆春给拦了下来。
李宣和莫离出征之时,带走了原有的北域大军,留下守城的只有少数。
主力便是皇甫神奇带来的十万游骑兵,但仅仅十万人根本就难以守住偌大的北域关防线,蛮夷七部多达五十万大军,却是锋芒毕现。
虽然分出一支大军追击李宣,两头作战,但主力是留在北域关的。
在蛮夷大萨满看来,李宣深入铁勒部是愚蠢之举,只要他们能攻下北域关,就可截断李宣的退路。
届时,深入大漠的李宣无法回头,只能战死在大漠上。
不得不说的是,蛮夷人这样的选择,倒是明智之举。
只要先打下北域关,李宣没有后勤补给,大军必然溃败。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李宣看似愚蠢的举动,其实只是为了故意露出破绽,借蛮夷大军除掉皇甫神奇。
北域关并不会真正沦陷!
只要大萨满的蛮夷七部不惜代价猛攻北域关时,皇甫神奇战死或者弃城,骆春的十万大军就会出动,重新夺回北域关!
而他和莫离带领的近二十余万北域军,也会全力突防折返,与骆春前后夹击攻城的七部大军!
届时,皇甫萱夺位成功,可迅速派兵支援,突破苍山营后合力歼灭蛮夷人的主力,完成一劳永逸的最终设想。
实际上,李宣冒险深入虎穴,占领铁勒三部,露出北域关的破绽,是在诱敌深入。
用皇甫神奇做诱饵,引蛮夷七部大军分散兵力,再暗行前后夹击,一把定输赢。
这是一场豪赌,失之毫厘,便一溃千里。
万一蛮夷七部不选择攻城,而是先全力剿灭李宣和莫离,则诱敌失败,二人估计生死难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万一皇甫萱无法顺利夺位,那就算蛮夷人首先选择击破北域关,李宣所部也会因为长期失去补给而溃败。
再万一援军无法通过苍山营,骆春所部无法夺回北域关,李宣也断无生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