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领导、同事,大家上午好!刚才宣布了关于我任职的决定,在此我衷心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关心,感谢县委领导一直以来的厚爱和栽培,感谢同事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将深刻领会年轻干部下派的重要职责使命,扎根基层,扎根神农,全身心扑在工作上,高质量完成负责的各项工作任务,用优异成绩向组织汇报,不辜负组织重托,不辜负神农乡34000多父老乡亲期望!”
他站起来,向主席台和台下各深深鞠一躬。
坐在台下、面无表情的范成林,不屑一顾:“就这讲话水平,也好意思下来当领导?从哪抄的?”
一旁,原县农办副主任李全福,也对赵国栋嗤之以鼻。
在他们看来,赵国栋讲话毫不出彩,没有一点个性,更没有体现出对神农乡改革发展的深入思考。
就算只是副职,不方便谈及全面工作,但在上级领导面前至少也要展现出个人能力。
这是组织部长考察干部的机会。
赵国栋作四平八稳的老干部讲话,两人都暗暗嘲讽。
但乡党委书记许乾阳听完,却微不可查,表情依旧。
他没嘲讽,就算认可赵国栋初次亮相。
“中规中矩”。
这就是许乾阳对赵国栋的评价。
乐东福审视赵国栋,觉得马一帆可能小看这位前任县长秘书了。
赵国栋没说石破天惊的话,四平八稳,但反而让乐东福和许乾阳高看一眼。
这年轻人,拥有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在官场,大多数情况下比拼的不是多出彩,而是少出错。
稳重,就是最好的护官符。
赵国栋之所以没有慷慨陈词,不是他没有口才、水平,而是审时度势——神农乡风气保守,许乾阳和不少乡干部,都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自己。
毕竟,跟这些老油条相比,自己太年轻了。
赵国栋深知,要作出成绩,首先要融入集体的道理。
他看过不少官场小说,很多主角一上来就大鸣大放,一鸣惊人,下车伊始就特立独行,要新官上任三把火,要与众不同,三个月拿方案,半年见成效,一年就提拔。
两世为官的赵国栋看来,在神农乡这种民风保守、思想顽固的乡下,这样标新立异的做法,无异于自绝于官场,自绝于集体,更是断送自己前程的不二法门。
哪怕是天才,也不能与整个集体、整个社会相对而行。
与集体相比,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
掌声,稀稀拉拉响起。
虽然对赵国栋各种妒忌,但随着乐东福念完任职决定,他已经是乡里排序第五的领导,仅次于乡党委书记、乡长、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乡长。
人们不得不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主席台上24岁年轻的不像话的赵国栋,已经是他们的领导,掌握着可能决定他们命运的权力。
全乡干部大会结束后,乐东福婉拒了许乾阳留下吃饭的盛情邀请,说还有两人要送,只能下次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