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她忽然握住他执笔的手,“臣妾昨日梦见太子坠马。。。“
“有沈钧钰在,无人伤得了承儿。“景仁帝抽回手继续批折子,“那孩子前日校场比箭,十矢皆中靶心。“他忽然压低声音,“倒是你,该劝劝梁国舅,别总往东宫送美人。“
皇后闻言苦笑。兄长哪里是送美人,分明是往太子身边安插眼线。这话却不能说,只能将鎏金炉往帝王脚边挪了半寸。
此时南下的马车里,太后正掀帘望着官道旁的界碑。江南烟雨朦胧处,普济寺的晨钟穿透雨幕传来。紫嫣在药效中呓语“沈郎“,镶东珠的绣鞋踢翻了鎏金暖炉。
“拿冰帕子来。“太后疲惫地揉着眉心。贴身嬷嬷递帕子时低声劝道:“郡主年纪尚轻。。。“
“十九了。“太后将冰帕覆在眼上,“哀家十九岁时,先帝的贵妃正往我汤药里掺红花。“她忽然握住嬷嬷手腕,“传信给住持,把《女戒》《内训》抄百遍再许她出禅房。“
雨丝斜打进车窗,沾湿了紫嫣袖中掉出的密信。太后拾起扫了眼,竟是梁国舅邀郡主秋猎的帖子。迦南木佛珠再次扯断,七宝璎珞溅了满车。
“掉头!“太后厉喝,“不去普陀山了,改道九华山!“她将密信掷进暖炉,火舌瞬间吞没“梁“字落款。这个孙女,终究是留不得了。
千里之外的靖安侯府,晏菡茱正对着铜镜描眉。沈钧钰突然将个锦盒搁在妆台上,里头躺着支金镶玉步摇:“陛下今日赏的。“
“夫君可知女子为何戴步摇?“晏菡茱斜插发间,流苏垂在耳际晃成星河,“《释名》有云:步则动摇也。“她忽然转身,“就像朝堂,牵一发而动全身。“
沈钧钰望着镜中佳人,忽然想起昨夜收到的密报。九华山的飞鸽传书正在书房暗格里躺着,墨迹未干处写着“紫嫣暴毙“四字。
窗外又飘雪了。
……
乾清宫的鎏金蟠龙烛台爆了个灯花,景仁帝握着皇后的手按在心口:“当年潜邸那场大火,你抱着承儿冲出火海的模样,朕至今难忘。“
皇后指尖触到他微颤的龙纹衣襟,凤眸泛起水光:“陛下。。。。。。“
“朕这辈子只得承儿一个。“景仁帝摩挲着她腕间褪色的红绳——这是大婚时他亲手编的,“藩王虎视眈眈,外戚盘根错节,朕得替承儿把荆棘都拔干净。“
窗外飘雪簌簌,皇后望着丈夫鬓角新添的白发,忽然想起昨夜密报:“靖安侯今日在兵部摔了茶盏,怕是。。。。。。“
“紫嫣的事,母后自有主张。“景仁帝将暖炉塞进她掌心,“倒是承儿的婚事,该提上日程了。“
皇后袖中密折硌着手腕,那是今晨暗卫呈上的太子与绥阳侯嫡女偶遇的记录。她轻抚景仁帝手背:“礼部尚书家的姑娘擅丹青,吏部侍郎千金通音律,都是极好的。“
“还有永昌伯府。。。。。。“景仁帝突然顿住,瞥见皇后发间那支素银簪——正是当年他穷困时送的生辰礼,“罢了,晏家女虽年幼,养几年倒是更稳妥。“
皇后手中佛珠“咔嗒“一响。她想起元宵灯会上,八岁的晏锦书踮脚给太子系上松了的斗篷系带。那孩子眉眼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靖安侯府的青砖地暖烘得人发困。晏菡茱盯着博古架上的青铜饕餮纹尊,总觉得这安静比皇庄的杀机更瘆人。
“父亲当真不借暗卫?“沈钧钰擦拭着佩剑,剑身映出他紧蹙的眉峰,“南唐使节昨日抵京,礼部突然。。。。。。“
“侯爷回府——“
话音未落,沈文渊挟着风雪踏入暖阁。玄色大氅肩头还沾着未化的雪粒,他摘下鎏金面具时,左颊那道陈年刀疤泛着青紫。
“紫嫣三日后随太后南下。“他将密信投入炭盆,火舌瞬间吞没“北狄“二字,“南唐进贡的雪参有问题,为父方才在太医院。。。。。。“
晏菡茱突然嗅到丝血腥气。她不动声色挪近,瞥见公公垂在身侧的右手袖口有暗红渗出。
“父亲受伤了?“沈钧钰霍然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