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免费阅读 > 第1943章 答的最好的(第1页)

第1943章 答的最好的(第1页)

宴会结束了,最出彩的人依旧是熟悉的肇原知府,而最不高兴的人莫过于四皇子赵恒律。尽管宴会之上六皇子似乎又变成了之前沉默少言的样子,并没有借机展现自己。

但对于赵恒律而言,对方无论是获得赏赐还是出现在宴会之上,都是难以忍受的事情。因此发了好一通脾气不说,还影响了睡眠质量,几乎整晚未眠。

最后还是得了母妃李贵妃的宽慰,才让心中的怒气消散了一些。

母妃说的不错,那个老六也只是运气好,才沾了一个功绩。至于杀了达楞汗那三个儿子,又有什么英勇的呢。有那么多兵卒在场,简直易如反掌。

虽然得了赏赐,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想来父皇是顾及自己的感受刻意为之。自己仍旧是父皇最为看重的皇子。

那个蠢货,只是得了一时的运气,他就不信对方总是能沾上这样的好事,分得一杯羮。

不过,那个永安侯这般为王茂平邀功,该不会是想要替那个蠢货拉拢王茂平吧。赵恒律想到这一点,脸色变得阴沉了一些。

这位如今虽然还是地方的知府,但凭借着一连串的功劳,想来必定更进一步,更为关键的是,父皇不仅记住了这个人,还表现出了对此人的欣赏。

所以相比起从知州一跃成为知府的那个时候,如今的王茂平越来越值得归入自己的麾下。只可惜,这是个不识抬举的家伙,对于自己之前派李肃贤所释放出来的善意视而不见,着实是可恶。

还有那个李家,果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本家不能像永安侯府那样建功立业,时隔多年仍然能争得名声与功绩回来,还要靠着父皇对他的看重,对母妃的偏爱才能往上爬,让朝堂上又多了不少闲言碎语。

而旁支竟然和王茂平结了仇,想来这就是对方心有顾忌,不接受他释放善意的原因。但事已至此,希望那个王茂平能够认清形势,别轻易接受永安侯的拉拢。

不归附自己,也休想归附其他人。否则的话,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

四皇子的自尊心有些受挫,但其他大臣们倒是理解了为什么永安侯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肇原府,提到王茂平。

在了解到王茂平和肇原府百姓到底做了什么之后,官员们都觉得,如果这些功劳永安侯都不去提起的话,那反而是忘恩负义。

雪中送炭难得,一直给予坚定有力的支持更是难得。扪心自问,他们如果是永安侯的话,也会提起,否则良心上总归是有些过不去的。

宴会上的内容,自然很快就被各个衙门知晓,再次听到王茂平的名字,各衙门的新进官员们在心里友好的发泄完感慨之后,不由得期盼殿试赶紧结束。

也让那些满怀憧憬,脱颖而出的新科进士们,感受一下被王茂平所环绕的噩梦有多么可怕。以为成为进士就能春风无限了?做梦,不对做噩梦去吧!

贡士们来到京城的这段时间,就已经开始了解王茂平的厉害之处,但如今最重要的事情,还是马上要到来的殿试,只有过了殿试,才真真正正的从白丁变成了官员。

承华门迎来了不少新进的贡生,面上带着紧张与憧憬看着皇宫高高的城墙,看着从官轿上下来的绯色官袍。绝大部分贡生多年的寒窗苦读,在经过殿试之后,就要走到终点。

“制策曰:朕自承大宝,御寓长久,日勤一日,夕惕朝乾……然外族狼子野心,犯我大孟……”

殿试的题目,很显然是关于边关战事。而这题目并不出乎在场任何一位贡士的意料。

所有人都有准备,就意味着大家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回答并不难,但想要回答的出彩却不容易。不知道究竟哪一位的回答能最让读卷官以及陛下满意。

却不曾想到,最让陛下满意的答卷并不在这些贡生之中。启元帝在看过所选出的答卷之后,不由得感慨道:“此题当属肇原知府王茂平作答的,最为让朕欣喜。”

对于这话,读卷官们不仅嘴上认同,心里也是认同的。这道殿试的题目,是关于战事爆发后,边关附近的府州官员该如何应对。虽然王茂平没有用笔写下答案,却用实际的行动,给出了最为完美的回答。

可以说,这道题目,就是启元帝用王茂平来考验贡生们,而这次的贡生中,显然没有第二个王茂平,也没有让帝王和诸位大臣眼前一亮的回答。毕竟当心中有了最完美的答案之后,其他的答卷也就失去了新意与光彩。

用王茂平来与那些贡生相比,对参加殿试的学子很是不公平。

原本贡生们是在期盼中等待着殿试的结果,却没有想到竟然等来了陛下这样一句话。原本以为是与其他人彼此之间的较量,却没有想到被意料之外的人给打败。

你也没参加这次的殿试啊,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而之前的新进官员们,也没有想到,这些贡生在殿试这个坎上就见识到了王茂平的威力,突然还有些小同情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让陛下最满意的答卷并没有落在这些贡生当中,但殿试的结果已经出炉。三鼎甲依旧是三鼎甲,受到贡生们的关注。而除此之外,最受关注的就要数二甲第二名,谁让这曾经是王茂平的成绩呢?

其实不只是这次的二甲第二名,自从王茂平成为朝堂上尽人皆知的存在后,这几年的二甲第二名就和三鼎甲一样受到关注。当然这个名次的获得者,所感受到的压力也比其他人要多。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王茂平身处肇原府之中,却不费吹灰之力的夺走了这次殿试的所有风头。

只有在夸官的时候,进士们才重新感受到了属于他们的风光。

“啧啧!这三鼎甲长得都算是仪表堂堂啊!”

“是啊,尤其是探花,英俊得咧!”

百姓们自然是不知道,殿试的风头属于谁,只是凑着三年一次的热闹。而探花郎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笑容,京城百姓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嘛,英俊是英俊,但还是不及齐探花啊!”

探花感觉他刚才的感慨有些早。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