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离线功能的设计理念时,赵明远顿了顿,语气变得柔和:“我们做这套系统,不是为了炫技,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让农民真正受益。你们看到的每一个功能,背后都有无数个日夜的打磨和优化。”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培训结束后,一位年轻的干部主动找上赵明远:“赵主任,我以前一直觉得,技术就是代码和算法,但您让我明白,技术的真正价值,是服务于人。”
赵明远笑着点头:“是的,技术本身没有温度,但使用技术的人,可以让它变得温暖。”
那位干部激动地说:“赵主任,以后我能不能向您请教?”
赵明远点头:“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几天后,赵明远一行人回到基地,刚下车,林子涵就接到一个电话,脸色微微一变。
“赵主任,农业部那边刚刚传来消息,说下一阶段的项目组已经组建完成,张主任亲自挂帅,成员里有几位是之前参与过系统开发的专家,但也有一些是新调来的干部,对系统了解不深。”
赵明远点点头:“我猜到了。”
林子涵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赵主任,这次项目组的名单里,没有您的名字。”
赵明远笑了笑:“我本来就没打算进项目组。”
林子涵看着他,眼神中透着一丝不甘:“赵主任,您真的不打算为自己争取一下吗?您是这套系统的真正创始人,现在却连一个正式的职位都没有。”
赵明远轻轻摇头:“我不适合做官,也不擅长搞关系。我唯一擅长的,就是做事。只要系统还在运行,只要农民还在受益,我就满足了。”
林子涵沉默片刻,轻声道:“赵主任,我敬佩您,也佩服您的坚持。但有时候,我觉得您太理想化了。”
赵明远看着远方,声音低沉:“理想化也好,现实也好,只要我们坚持初心,就一定能看到改变。”
接下来的几个月,赵明远继续带领团队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测试工作。他们深入多个试点地区,实地调研,收集反馈,不断调整系统功能。
在一次前往湖北的调研中,赵明远遇到了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农民。对方听说赵明远是这套系统的开发者,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赵主任,我们村现在用的就是你们的系统,真是太方便了!以前申请补贴要跑好几趟镇里,现在在手机上就能搞定,连我孙子都会用了。”
赵明远笑着点头:“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你们在使用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老农民想了想:“有倒是有一个,就是有些政策我们看不懂,系统里也没有详细解释,有时候申请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批。”
赵明远记下:“这个问题我们会改进,后续版本会加入政策解读模块,让农民看得懂、用得上。”
老农民连连点头:“那就太好了!赵主任,您真是我们农民的‘科技守护者’。”
赵明远哈哈一笑:“科技守护者也好,技术员也罢,只要能帮到你们,我就满足了。”
调研结束后,赵明远带着团队回到基地,立刻召开会议,将收集到的问题汇总,并安排优化方案。
“赵主任,农业部那边已经开始组织下一阶段的培训了。”林子涵递上一份文件,“他们邀请您作为技术顾问参与培训工作。”
赵明远接过文件,翻看了一遍,点头道:“好,我会去。”
林子涵轻声说道:“赵主任,我知道您一直很低调,但有时候,您也需要为自己争取一下。”
赵明远笑了笑:“林子涵,我从来不是为了自己才做这些事的。只要系统能继续推广下去,只要农民还在受益,我就满足了。”
夜深了,基地的灯光依旧明亮。赵明远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田野,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踏实感。
他知道,改革的路还很长,但每一步,都在靠近目标。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