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飘向北方》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整个互联网瞬间陷入狂欢。
网友们可没忘记之前有人在网上对许参大放厥词。
当听众们摩拳擦掌准备考古时,却发现那些曾经铺天盖地的质疑帖竟然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
更讽刺的是,某些账号竟开始180度大转弯,对许参极尽溢美之词。
这种教科书级的“川剧变脸”,让围观网友哭笑不得。
但即便如此,他们的评论区也沦为网友调侃的现场。
“老师您这账号是养了只哈士奇吗?怎么天天被盗号?”
“现在知道夸了?问过我们这些老粉接不接受你的投诚了吗?!”
“别啊,我还是喜欢你桀骜不驯的样子!”
……
虽然有些人以最快的速度删了帖子。
但网友们显然是不想放过他们。
那些见风使舵的键盘侠们,此刻正经历着社交媒体的社死时刻。
武城浏览着网上的动态,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自食其果!活该!让我再来加把火!”
武城早在舆论发酵初期,就安排人将每一个质疑许参的帖子都做了完整截图存档。
所以,即便他们删了帖子,还是留下了证据。
武城安排人将那些被删除的恶评截图,精准投放到原主的每一条新动态下。
这种精准打击很快在社交平台引发链式反应。
吃瓜群众疯狂点赞转发,让截图获得二次传播。
原主更是陷入到了“删帖-被截图-再删帖”的死循环中。
有网友开始制作“删帖前后对比图”合集。
段子手们创作出“当代互联网川剧变脸图鉴”。
最讽刺的是,某些人急于删帖的行为,反而被鸡贼的网友实时截图记录,形成了“罪证链”的完美闭环。
所以,删不完,根本就删不完。
反而是,这种越描越黑的窘境,让当事人彻底陷入到了舆论的泥沼。
有些网友,更是调侃道:“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所以,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话可不能乱说啊!
网上热闹非凡,舞台上许参在和大家互动,而刘正明则在后台辗转反侧。
此时,他握着手机,指节微微发紧,几次点开通讯录,又迟疑地退出。
他现在是激动的,兴奋的。
这种高光时刻,他想要分享。
而他最想分享的人,不是别人,是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