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珣妈妈有时候会想,是不是因为朝珣小的时候,她总喜欢将他打扮成女孩儿,才让她的儿子变成现在这样。
她没读过多少书,不过是个普通的造纸厂职工。朝珣小学的时候,被同班的孩子嘲笑娘娘腔,不愿意去上学。她也是头一次做妈妈,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坐在电脑前查阅了很多资料。
网上说人有六种性别,基因性别、染色体性别、性腺性别、***性别、心理性别、社会性别。这六种性别达到一致,才能确切地说一个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有一种出现了偏差,也会造成性别模糊。
概念性的东西变得不太确切,男孩女孩儿不再是她以为的简单的两个选项,朝珣妈妈在电脑前面坐了很久,固若金汤的观念,从那时候开始一点点破碎。
她迷茫了很久。
朝珣爸爸有个很好的个子,她当年就是看他长得高,才嫁给了他。朝珣很好地遗传了这一点,只是性子像极了她。她看着他一点点长大,从一个那么小的娃娃,长到如今她都要仰视他。
没有一个妈妈愿意看见自己孩子吃药。
朝珣是独自走进那间房的,他坚持要自己进去。她和朝珣爸爸坐在诊室门口的椅子上,肩并着肩,手握着手,两个人都无比焦虑。然后朝珣从那间房出来,手上多了一个单子,他朝她笑了笑,喊了声:“妈。”
朝珣妈妈很久没有从那张椅子上站起来。
她捂着脸哭泣,不过是个普通的女人,她的孩子却不是普通的孩子。
朝珣爸爸不苟言笑,从医院出来,也只是兀自站在窗前抽了好几根烟。
抑郁反反复复,每一次失望的时候,就攀着筋脉,从胸口那个阴暗的角落,蔓延到全身。
朝珣妈妈不太懂抑郁症,但她懂朝珣。
但朝珣给她出了许多难题。
如果这次,还是像以前一样,并没有什么差别,她的孩子,会怎样呢?
这题太难了,像小时候教他学骑自行车一样,为了让他成长,她别无选择,也只能像以前一样,一边流泪,一边放手。
朝珣的读后感到底还是熬着夜写完了,只是第二天睡过了,差点迟到。郝兴臣没写,被点名批评,并叫出去罚站,让朝珣没想到的是,江夕迟竟然也被叫出去了。
语文老师戴着眼镜,斯斯文文,表情却很严肃。
江夕迟一个早读都没回教室,朝珣望着门口的方向,冷不丁那江夕迟前面的陈宁林回过头来,和他对上了眼。
朝珣望见他的口型。
“**。”
朝珣这回没有像往常一样低头,装作没有看到,他只是看着他,脑子里忽然闪过那日在厕所,江夕迟说的那句话。
他张了张嘴,吐出了几个字,不知道对方有没有看到。
好像是看到了,不然陈宁林脸色不会变得那么难看。
朝珣看他气得不轻,扭回去了头,心里忽然有些莫名的痛快。郝兴臣没一会儿进来了,语文老师估计也拿他没法子。朝珣看他走过来,拉开凳子,趴下,扭头看他。
“朝珣,知道吗?下学期要分班了,咱们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二,估计在这班里是留不住了。”
朝珣愣了愣,恰时下课铃一响,江夕迟也进来了,朝珣看了看他,问:“没事儿吧。”
江夕迟点点头,“找我说了说读后感的事。”
旁边的郝兴臣忽然笑了一声,朝珣回头一看,便见郝兴臣,抬着头朝江夕迟竖了个大拇指,说:“江夕迟,你牛逼。”
朝珣不知所以,看了看江夕迟,却见他抿了抿唇,笑了一声,坐回了自己位置。
朝珣过了很久,依然记得,那是个晴朗的日子,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罕见地批评了江夕迟,含含糊糊,说的也不清楚,至于那篇读后感写的到底是什么,江夕迟却再没和别人说过。
这一年,大家都在说世界末日,许多人忧心忡忡的背后裹挟了一种隐隐的期待,绝大多数人,在意识里的某层,都想过,寻找一种一了百了的方式,不用上学,不用上班,不用承担生存与生活的重压,一切都在那一天结束,但很遗憾,让很多人失望了,那天,也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冬至而已。
朝珣妈妈包了饺子,像往常一样,庆祝冬天。
然后圣诞节又接踵而至。